可以科技的最新一代家用消费机器人Loona在海外众筹平台取得了绝好成绩,在TikTok也聚集了上百万国外粉丝。
在一条短视频中,一只灵活的陪伴型机器小狗,在点燃的打火机前一愣,随后连忙退后闪避,并举起左臂表示拒绝。像真正的小狗那样,为它扇风取凉之后,视频中的机器小狗才点头表示认可。
在TikTok上,这样一条短视频已达到了1180万(11.8M)的播放量——这就是Loona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
TikTok上类似的视频还有很多,比如@noelle_casper发布的机器小狗,播放量已达到970万,评论区讨论非常火爆。
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机器人Loona的出海路,从如何在海外打造新产品的社媒营销打法、新科技产品出海的海外众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希望给新科技企业出海带来新的启示。
01关于海外众筹
机器人Loona,海外众筹预期金额是300万美元,最终众筹总额超过了预期,成为Kickstarter消费机器人众筹榜单第一。
kickstarter可以说是现在全球最大的众筹平台,相对比较成熟。平台上的活跃用户,大部分都是科技爱好者,都是喜欢尝鲜且愿意等待的人群。
我们也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预售:当产品还处于一个概念期或研发期,但是已经开始面向公众去介绍和募资了。公众如果感兴趣,可以提前预定这款产品,再用这笔钱把产品推向量产,最终交付给大家。
创新型的科技产品,本身就很适合众筹平台。众筹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相当于一次市场测试,看看你的产品大家到底喜不喜欢,大家到底买不买账。
众筹上面其实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东西。根据kickstarter前100名的融资记录,大部分销量较高的其实都是成熟品类。比较常见的适合海外众筹的产品,早期历史上包括3D打印机等等。
当下在海外众筹平台比较火的,一类是除草除雪类的机器人,一类是移动电源。
从整个机器人品类来看,Loona现在是全平台历史排名第三名,前两名都是除草机器人,属于实用型机器人,跟Loona的用户画像人群也不一样。在这个维度上,Loona创造了众筹的一个历史,是“爆款中的爆款”。
02关于海外独立站运营
独立站的核心,是考验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Loyalty)。
迭代的核心,是研究你的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把你产品的功能清单讲清楚。
可以科技的独立站其实改了很多版,获得的经验就是拿用户数据说话。CEO杨健勃说:“对于独立站的第一版设计,往往是根据以往所认为的对用户的了解和对产品的理解去设计独立站。但随着运营,会了解到一些新的数据情况。例如用户会在某个页面停留多久,一个视频播放了多久等等,从中找到问题”。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合做独立站,独立站更适合“极高客单价”的消费品模型。有些产品客单价很贵,需要更多的用户解答服务来产生产品的价值,还有一些东西要成社群裂变。
比如你手里有海量的、很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怎么传达给用户呢?事实上,亚马逊上是无法承载“重服务”的——亚马逊对话窗承载不了。而亚马逊除了知道有人买了一套货要寄到这个地方,什么都不知道。
在独立站是可以运营用户的,你的站点不仅是展示产品和售卖产品,更多是提供服务。独立站用户会填他个人信息,填写他的邮箱或地址。
但如果自家产品本身就是成熟品类,加之产品又撑不起来整个产品矩阵和用户粘性,独立站的获客成本就会很高。
03关于TikTok短视频运营
在TikTok,视频流量和传播性是它唯一的指标,早期你不用管它转化与否,只要能带来足够多的用户触达就够了。
短视频是内容为王,内容一定要有意思。首先要深度挖掘产品特点,复盘研究视频。可以科技研究发现,用Loona展示跟人之间互动的视频更容易被点赞,受到关注。单纯只拍一个机器人的视频,表现不一定好。这样我们就能分析规律去设计更多有趣的内容。
Loona这款产品具备了陪伴属性,它有生命感,有长得炯炯有神的眼睛,配合它的表情交互。可以陪你玩,交互、握手、跟你玩游戏。
摸它会有什么样的反馈,机器人检测到障碍物会躲开等等,全都可以编辑,为短视频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内容。
从成本侧来看,投入成本相对很小,相比TikTok其他的投放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04总结
市面上大部分的出海产品都是成熟品类,也就是在利用国内原有的价值优势、产品设计优势去迭代之后出海的产品,真正的“新品类出海”并不多。
新科技产品起步期可能有一些定位失误,但要马上通过迭代去改善它:产品定位的优化、定价的调整,以及市场营销策略、视频制作内容宣传方向、品牌形象定义等等,都需要迅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