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行业发展趋势及母婴渠道布局
药食同源赛道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鼓励药食同源产业大力发展,并提出了更多关于创新与监管标准的要求。湖北李时珍中医药控股集团产品开发负责人周先生表示,《药典2025》即将施行,这将推动药食同源向更标准化方向发展。
未来5年,药食同源跨界融合、食补、AI数字中医等领域将成为突破点,企业将迎来更多挑战和机会。原料如黄精、茯苓、当归、沙棘、铁皮石斛等备受消费者关注。
年轻消费者健康意识崛起
Z世代消费者追求高效便捷且强调个性表达,助力大健康产业革新。数据显示,超四成00后购买过功能性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三分之一的95后和00后购买过营养补剂。
年轻人对具备养生功能的功能性食品持积极态度,关注重点包括身体维护、颜值提升、睡眠问题解决和抗老等。周先生认为,药膳和预包装食品是年轻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国潮健康饮品正在崛起。
老年消费者健康需求转变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药食同源被纳入国家慢病管理战略体系,老年人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具体需求集中在慢病管理、免疫提升、消化功能及睡眠等方面。
周先生指出,中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健康需求迫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跨国合作项目。
母婴渠道重视与布局
尽管母婴渠道业务占比相对较小,但投入和研发力度很大。周先生介绍,重点关注宝妈群体,针对不同阶段(备孕、孕期、产后修复等)提供食补计划,并结合门店服务。
与线下医馆合作时,建议将高端膏方改为膏饮,减少工序同时确保品质。此外,为不同门店提供培训材料和营销推广方案。
在儿童过敏领域,药食同源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企业通过体外实验、临床观察筛选原料,建立数据样本库,确保产品安全。产品涵盖鼻炎调理、咳嗽、厌食、反复感冒、脾胃虚弱、抵抗力差等问题,并不断丰富谱系。
综合来看,药食同源代工厂已从“幕后生产”转向“前台赋能”,向“产品+服务+数据”生态延伸,未来企业需满足政策合规、消费创新和技术迭代要求,才能占据行业高地。
【NBM创新展】欢迎到现场交流分享,5月14-15日杭州见!详情请留意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