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在玫瑰庄园,正式宣布了新一轮的"史诗级"关税计划,这下可把咱们出海卖家(包括保健品出海商家)给炸懵了!
来源华尔街日报新闻
简单说,这次关税"大礼包"包括三个重磅炸弹:
1. 对全球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
2. 对中国产品追加34%的专项关税(加上2月已实施的20%,总关税率飙升至54%)
3. 取消800美元的小额豁免
特朗普宣布对185个国家或地区加征对等关税的部分名单
咱先别急着哀嚎,这篇文章带你全方位解析这场暴风雨,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在风暴中找到避风港!
一、特朗普的"关税大礼包"究竟有多猛?
1. 全球10%基准关税:普天之下,莫非关税
特朗普这次是真不给面子啊,直接宣布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
根据白宫官方公告,这项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12:01开始生效。

美国白宫公告(英汉直译文)
不过也有例外:墨西哥、加拿大这两个"邻居"只要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规定的商品可以豁免。
此外,医药产品、铜、半导体、木材、金条和某些美国国内不生产的矿产也暂时逃过一劫。
2. 中国54%总关税:一箭双雕,叠加重击
对中国出口商来说,这次可真是"雪上加霜"。
特朗普把中国列为"最严重违规者"之一,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
加上2月刚加征的20%关税,美国对华进口关税总税率直接飙升至54%!
这项新政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12:01开始实施。
白宫官员直言不讳地表示:"特朗普将从4月9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54%的总关税。"
这下可好,咱中国出口商的产品价格优势基本被这54%的关税给吃光了!
3. 小额豁免取消:跨境电商的"保命符"没了

美国白宫公告(英汉直译文)
最令跨境电商卖家头痛的是,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取消对中国低价值进口产品的800美元免税额度。
这项政策将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正式生效。
具体来说:
-
通过国际邮政以外方式寄送的商品,如价值在800美元以下,将需缴纳所有适用关税
-
通过国际邮政网络发送的商品,将征收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加到每件50美元)
这可是直接砍断了许多依靠小额包裹出口的中国跨境卖家的生命线啊!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玫瑰园发表关于关税的讲话后的当天散步
二、为什么美国要发起这场史无前例的关税战?
理解政策背后的逻辑,才能找到应对之策。
1. 财政困境与债务危机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普遍都存在财政入不敷出,和债务杠杆过高的问题。
因为实行的是一人一票的选票政治,所以政党为了选票,只能讨好选民,给予选民更多的福利。
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财政需求,也只能依靠继续发行国债。"
美国为了减轻国债利息负担,一方面需要降低基础利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财政收入,而关税就是一个重要来源。
2. 保护本国就业与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欧美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因为之前偏左的,自由贸易、高福利和宽松移民政策。
导致财政入不敷出,福利难以为继,失业问题严重,中产阶层崩溃,本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等问题。
这引发国民不满,纷纷投票给极右翼保守政党。"
特朗普作为典型的保守派政客,打出"美国优先"和"保护美国工人"的旗号,关税战自然成为他的首选武器。
3. 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
全球化退潮,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也是重要因素。
再加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美两大阵营对立严重,自然而然的,就会专门针对中国祭出各种各样的制裁大棒。"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贸易战只是大国博弈的一个缩影。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打压中国出口的各种政策和手段,才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愈演愈烈。"
看来,这次的关税政策正印证了这一预测。
三、此次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1. 跨境电商:小额豁免取消,断了后路
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型跨境卖家依靠800美元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避开了复杂的通关程序和高额关税。
如今这条路被堵,将面临:
-
产品成本大幅提升,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
通关程序变复杂,物流时效延长
-
需要重新定价,可能导致销量下滑
2. 传统外贸企业:54%关税,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对于出口美国的传统外贸企业来说,总计54%的关税几乎吃掉了所有利润空间。这意味着:
-
部分利润率较低的产业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
必须重新评估定价策略和产品结构
-
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和出口渠道
3. 重点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首当其冲
根据白宫公告,新增关税将重点打击:
-
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等汽车零部件
-
所有计算机进口,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四、国内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关税风暴?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关税挑战,国内出口企业尤其是保健品出海商家,需要积极寻求突围之路。
1. 产业链转移:换个"出生地"
通过仔细研究贸易规则和当地的产业政策,设计最有利于自己的更换原产地证后再销往美国的操作模式。"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下列顺序布局:
-
优先美国当地生产:综合成本以及效益考量,性价比高的行业;还有就是应用AI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的行业,均可以考虑布局到本土
-
其次是墨西哥、加拿大生产
-
最后是美国关税低的国家生产
简单的讲,就是在中国国内尽可能的完成所有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在美国本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行简单的组装和包装,以便获得这些国家的原产地证书,以此规避贸易限制政策和高额关税。
2. 优化物流方案:避免触发关税红线
针对小额豁免取消的政策,可以考虑:
-
重新设计包装和物流方案,降低单票货值
-
探索新的海外仓和分销模式
-
与专业物流商合作,寻找最优通关方案
3.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以质取胜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保健品出海企业必须通过:
-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
强化品牌建设,摆脱低价竞争陷阱
-
开发专利配方或独特功效,建立竞争壁垒
4. 多元化市场战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家里有矿的国家,才能出口创汇,汇率才稳定,才值得投资。"
这启示我们:
-
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
关注资源丰富的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
-
加强国内市场开发,实现内外销平衡发展
5. 对保健品出海商家的特别建议
作为保健品出海企业,面对这场关税风暴,有几点特别建议:
1.合规先行:美国FDA对保健品监管严格,确保产品完全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避免因合规问题被拒之门外
2.差异化定位:强调中医药独特配方和功效,避开与美国本土保健品的正面竞争
3.高端化策略:提高产品品质和包装,向高端市场转型,以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4.本地化生产:考虑在墨西哥或加拿大建立生产基地,利用USMCA协议优势进入美国市场
5.数字化营销:加强社交媒体和KOL合作,建立品牌影响力,降低获客成本
五、未来趋势与长期展望
1. 关税战可能持续升级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打压中国出口的各种政策和手段,才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愈演愈烈。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做好长期应对准备,而不是寄希望于短期政策转变。
2.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
随着关税壁垒升高,全球供应链将加速重构:
-
区域化供应链将替代全球化供应链
-
"中国+1"战略成为跨国企业主流选择
-
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韧性而非单纯的成本优势
3.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突围关键
在成本压力下,企业必须通过:
-
加速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
-
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化运营
-
发展新商业模式,如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
4. 投资矿产资源国家机遇显现
麒麟哥特别强调了投资"家里有矿"国家的重要性。
他列出了一系列矿产供应国: "矿产供应国排名:俄罗斯、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伊拉克、印度尼西亚、智利、秘鲁、印度、南非、乌克兰、瑞典、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几内亚"
这些国家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外汇储备相对稳定,值得中国企业重点关注。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关税风暴,中国出口企业尤其是保健品出海商家正处于"至暗时刻"。
但危中有机,通过产业链优化、市场多元化、产品创新以及数字化转型,我们依然能够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寻找到突围之路。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没有过不去的关税墙,只有想不到的跨越方式。"
希望本文的分析和建议能为各位出海企业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未来的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灵活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这场国际贸易的新游戏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