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下我对增长的整体观点
-
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经验;
-
对于快速低成本的找到增长线索的能力;
-
对各种单点增长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路;
-
搭建增长模型的能力、通过调整业务模式获得增长的能力;
-
结合业务模型或商业模型理解增长背后的逻辑的能力。
内增长和外增长
-
业务数据:用于监测业务进展和健康度。如:流量、用户数、活跃用户数、销售额等。
-
基础数据:用于描绘用户画像或给用户打标签。如:年龄、地区、职业、喜好、学校、性别、家庭状况等。
-
行为数据:用于对用户成长路径、用户行为特征等进行分析。如:用户使用某功能或购买某商品、消费某内容等。
接下来主要对“解决增长问题”做个初步概述
1. 下面聊下对于具体的增长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
-
前置条件:做留存前,需要先评估产品提留存的难度;
-
留存曲线:通过留存曲线,评估留存情况并发现问题;
-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洞察机会,找到留存问题,明确发力点;
-
留存方案:根据数据分析,给出产品方案。
-
关于留存促活,其本质是伴随产品用户体量的增长,不断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要找到性价比最优的转化、成长路径,再施加引导激励;这里就包括了用户分群,用户路径,激励体系。
-
产品的长期价值成立和稳定,是留存+促活能够产生意义的前提;长期价值可以用pmf来量化分析。
-
典型用户转化、成长路径清晰+用户使用习惯行为闭环形成后,一个用户激励体系可以显著通过产品化放大内增长的效率。
2. 接下来聊下提留存的框架
-
制定和评估产品的留存曲线;
-
如何计算和绘制留存曲线;
-
如何评估留存曲线;
-
精细分析,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留存线索和留存路径,明确留存发力点。
-
用户分群对比(很常用,一般出现指标异常都会用到);
-
功能留存矩阵对比(结合用户分群可扩展出很多矩阵);
-
大用户规模的产品;
-
改善长期留存曲线(PMF分析长留);
-
加深用户参与度。
-
精准拉新;
-
持续上手,用户引导。
-
用户成长体系;
-
激励体系包含积分体系等(后面有空聊下积分体系这块);
-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后面有空聊下LTV中的两种路径:同一分群下的用户路径和不同分层间的价值成长路径);
-
用户分层/分群运营;
-
……
-
平行的分群(各群之间没有明确的价值高低关系,不需要把某个群的用户转化为另一个群里)
-
递进的分群(合群之间有价值的高低,需要转化)
-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需要有时间维度,另外可以再加上1个或n个关键行为即可定义出生命周期来);
-
基于关键行为分群,可以多个关键行为一起(因为一个关键行为通常不能覆盖全部用户);
-
RFM及其各种简化变种(感觉RFM要比上两种分群方式要简单很多,有了源数据,自己在excel里就能分出来)。
-
属性;
-
渠道;
-
场景;
-
功能偏好/内容品类偏好/商品品类偏好;
-
价格敏感高低,服务敏感高低。
-
付费状态;
-
购买历史;
-
广告点击。
-
LT:life time即希望用户在产品的时间越长越好。
-
V:希望在这个LT里面,能够完成对他这个用户的变现,获得商业价值,同时也给这个用户提供用户价值,这就是value。对于其它还没有进入到这个健康活跃状态(LTV的时间段内)的用户,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让他进入进去,这大概就是LTV的底层逻辑。
-
LT:是用户生命周期。在产品中体现为留存。如果对cohort很熟练,那么应该很容易理解活跃天和留存的关系。通过公式可以推导出一个稳定获客的产品,到第n天累计新增日活=前n天留存对n的积分*每天新增uv。留存函数可以通过前几天的每日留存数据进行拟合。
-
V:是用户价值。比如广告变现。LT和V可以根据两者的关系求出LTV的最大值,以此为依据来平衡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