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观察消息,12月19日,2023中国宠业年度大会系列会议——宠物电商领军峰会,在青岛红树林会议会展中心如期举行。现场集结了超300名宠物电商商家、渠道商代表、宠物达人以及品牌主理人,共话线上渠道的新变化,回应时代机遇与挑战。
会议同期还进行了三场主题高峰对话。其中一场高峰对话围绕《听过来人说宠物电商人探索过的这些新出路,靠谱吗?》为核心议题。现场由万宠创始人朱崇璧主持,特邀杭州华元宠物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华、Pet Inn创始人谭施聪、江苏纽天创始人朱红胜参与研讨。
以下为嘉宾现场分享整理而成的干货笔记,内容略有删改,供大家参考:
万宠创始人朱崇璧:我们这些做电商的人,为什么要找新出路?
大家都看到国内最早的一批省代经销商,目前大部分都已经转型了。要么开始大的组织,要么开始做品牌。其实电商也如此,刚开始的红利越来越少,而品牌是未来的趋势,是必须要转型的。同时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流量越来越分散,新的平台新的渠道不断出现,所以必须迎合新的变化。就像《易经》所说的唯变不变,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市场也在变,产品也在变,所以我们也要变。
因为确实感觉碰到困难了。刚开始做淘宝店差不多是2016年,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好做的,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客户找到非常好的产品。当时还是以进口的定位比较明确的高端宠物食品为主,过了两三年都还比较顺。但是在2019年左右就发现品牌方或者总代理商都入场了,或者是拥抱平台,旗舰店纷纷开了出来,或者是自营开始了,包括后期淘宝的流量慢慢分散,或者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危机,往代理商做了一个转型。
我们公司是在宠物行业探索新媒体平台最早的一批公司,从达人做到品牌服务,基本上行业内所有的传统品牌都服务过,上市公司也服务过。我当时号召所有人都尝试抖音,两三年以后发现其实新平台的整个投入产出比,都是在比拼边际成本。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由于它的流量属性和投入产出比,包括很多品牌现在新媒体渠道可能一个月才三四百万的GMV产出,甚至不能cover新媒体团队的投入。我们最高专注在宠物行业的新媒体团队有一百多号人,最后发现完全跑不通,所以从2020年就开始策划未来宠物行业新媒体电商商业化转型怎么转?
我也敲过很多品牌公司董事长的门,也深度聊过,但还是委婉地去聊很多关于营销投放、品定位和新媒体的逻辑,还是很难cover前端的重投入,包括人员投入、投放投入、营销投入方向,所以2020年底就开始做跨行业的转型。
万宠创始人朱崇璧:新的出路是什么?转型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转?
其实华元一直跟国外大公司合作,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猫砂华元是中国总代,无论是售价还是销量都是表现不错的,今年又做了一个动作,把迪士尼和小黄人IP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区域的总授权。这些产品除了食品与药品以外,由我们公司来进行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现在已经开始展示了,也已经给国内山姆超市下订单了,应该月底就可以交货了。
我认为进大IP合作有助于提升自己公司的产品,有助于毛利等方面。另外我们还在跟ADM合作。所以要么把自己的产品做强,要么跟品牌联名,这是品牌的引入。
还有一个就是多渠道的走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到过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包括前段时间的韩国展,目的是干什么?就是品牌出海计划。其实海外是一个用品非常好的市场,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一看,特别是俄罗斯市场,我去过两次俄罗斯,其实非常安全,这就是我的计划。
其实我们的转型2019年开始已经有一些变化了,我们第一个动作是跟百加世聊了线下总代理,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公司整体的成本,因为也卖得掉货,同时也是在探索做线下分销这件事情。后面也是机缘巧合就接了美国安娜玛特的一个牌子,为什么接它呢?因为当时能力不够,只能匹配一些能力比较小的牌子。但是我们找到了在当下老年犬或者说要减肥的狗狗痛点没有满足,其次我们是控制了市场上进口的量,把价格相对来说管控得稍微合理一点,经过一两年的发展,销量大概翻了原来代理商的四五倍左右,也很少出现一些滞销或者临期的情况。
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变化,包括市场的变化以及品牌商预期越来越高的情况,市场上很多品牌可能慢慢库存过多,或者说对于各个渠道都会比较紊乱,很多商家都不敢去推新品,不敢去信任一个新的品牌。这个时候我们认为可能我们更需要一个品牌力更大的牌子,或者说它的市场空间更大的牌子,然后就跟美国SC进行了洽谈,争取到了一些业务,发展到现在。
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是蛮难的,因为实体店或者分销商其实最近一两年都不会进货,或者说他也不会囤货,不愿意,都是要一件代发。但你说服实体店要进去基本上都是铺货,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进去很难。不过因为一开始是在上海线下开始做,可能有一些信任的基础在,也打开了一些突破口,相对来说也做到了当时承诺给商家的这些东西,服务也好、市场管控也好等等,慢慢的到现在在做整个品牌代理业务。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印证着我们公司的想法。2018、2019年Pet Inn遇到的问题可能现在全国的实体店或是说线上网店、达人遇到的都是一样的问题,当然这个过程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做得没有那么到位的地方,未来肯定也会改善的,但是相对来说也看到了我们公司自己未来的价值在哪里。
其实说宠物达人转型不如说宠物达人把我淘汰掉,因为我们发现行业的边际成本打不住,而作为老板最应该考虑的就是核心要求。比如我们现在做运动潮牌服务商,我们把原来基于全案的逻辑落在大类目里面可以跑通,甚至我们会跟品牌一起去探索更好的一种模式,所有从前端直播间的场景打造到具体细微之处的要求,细节到背后的图要做什么背景,装修的标准到什么程度,点哪一个主播去做这个事儿等等。
所以大家会发现,跳开宠物行业原来内容电商的要求应该更高,我们也是通过这两年的探索一起跟品牌成长,所以会给大家传播一点东西,真的是希望找到各个赛道有品牌思维、营销思维,且有对应预算,有人力物力去头一的品牌,共建这个内容电商。
另外要补充一下刚才猫大力齐总说品牌不需要找服务商,其实不是的,跨行业来看,品牌对服务商的要求特别高。比如我们双十一的时候两个品牌抢一个主播,抢到我们要把另外一个直播给停掉,就是这种状态,所以可以想象那个商业投放。我们现在每天大概投在直播间的钱大概在50万左右,一个投放团队的专业性可能就是我们盈利的标准,所以这个要求会非常高,假如说我是一个不懂投放,没有大量投放效率的团队,可能亏的钱都在投放上面。
所以总结回来宠物行业还是很有机会的,我一直相信,但是我们一直在找一个有营销思维、品牌思维,并且有投放能力的品牌去共建,是这个方向的。
万宠创始人朱崇璧:怎么转型想好了,那转型截至到目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之前转型的猫砂大家都看到了,最近的迪士尼和小黄人的IP合作,因为跟迪士尼是今年7月份签约的,非常赶,8月份就下订单,第一批货9月底还没有交付完。因为每个产品的开发需要品牌方的认可,所以真正发力在2024年,这些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是有一个情结的,每个产品做几千万应该是可以的,外贸也是如此。
先说成绩吧,最近我们接了SC品牌,最近的数据应该是它的狗粮较去年增长了200%还是300%,第二个是线下实体店的渠道,全国今年大概已经覆盖1500多家了目前,线上的基本上80%的头部客户应该现在都在卖这个品牌,这个可能是一些成绩,但是遇到的困难也在于,前面我讲了,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怎么跟商家建立一个非常深的信任,包括怎么能把我前面讲的我帮你动销,甚至是这些东西真的能够落地,或者在前面的论口里面讲的,各个平台的一些策略,价格或者款的分配,这个是我们接下去或者现在一直在不断探索的。
我们双十一的目标是亿级的,单品牌的目标大概4千万到5千万的。双11的GMV目前遇到一个转型的瓶颈,因为大家从大类目来看,直播赛道已经很卷了,卷到我们要算每小时的坑产,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所以会跑到武汉甚至更内地的地方去寻找一些合作伙伴,去优化前端成本,可能在宠物行业还没有考虑到这么细的成本,这个就是我们转型中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万宠创始人朱崇璧:如果转型失败了,或者找新的出路也不靠谱,你们会怎么办?
感觉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一定会成功的,因为本来就是大家都看得见的,用品这一块只要研发做得好,渠道我们就掌握在手里,成功只是一个实现的时间和空间而已,我认为这个转型不会失败。
我是没有想过在这个事情上会失败,我觉得现在在做的是一件正向的事情,所有的渠道能够回归原来的价值或者自己应得的利润,所以没有想过失败的。但是如果真的失败的话,站在我的角度,因为我也看到了比如说线上商家的一些服务也有了一些变化,如果说万一失败的话,可能开个宠物店能够服务好我们的客户也挺好的。
首先作为一个创业者是要面对失败的,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基本素质。但是我们作为公司的老板,要对结果负责、对战略负责。其实我们既然选择走出这一步,很多行业的同行还没有踏出这一步,我觉得走出去如果成功了,我们把更多的经验、人力、团队再回归给宠物行业,如果说遇到挫折了,硬着头皮继续解决,只能这样。
Ps:关于嘉宾分享以及主题研讨的更多干货内容,宠业家及宠物行业观察将在后续进行持续推送,敬请关注。 文章来源:【宠物行业观察】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ntact@10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