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4048字,阅读时间:10分钟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曾让年轻一代一时爽,也曾是“中年一代”抵御高房价下生活压力的那支拐。那么,今年信用卡新规出台,会是卡奴们的“梦醒时分”吗?
卡海战术轰炸中,你有几张信用卡?
你是被平均这还是贡献者?银行信用卡发卡之高歌猛进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季度,全国平均每个人都拥有7.59个银行账户,5.72张银行卡,其中平均每人拥有信用卡0.51张,即人均“半张”信用卡。
从人均持卡量来看,我国人均“半张”的信用卡,市场的渗透率还远低于美国等成熟市场,但一直以增长态势发展;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来看,据易观数据显示,超一线及一、二线城市的信用卡服务使用人数远高于三线、非县级及其他城市或地区。据悉,一线有些城市,30岁左右人群人均信用卡量达到4张。
大城市里高消费的诱惑,买房买车等生活的压力,使得在大城市里奋斗的年轻一代们成为卡奴的主力军,从易观数据看出,30岁以下的人群是信用卡服务应用的主力军,占比近六成。
“一卡在手,安全无忧”、“一卡在手,全球无忧”、“一卡在手,世界我有”、 “一卡在手,折扣享有”、“一卡在手,消费无忧”、 “一卡在手,养车无忧”、“一卡在手,惠享生活”……铺天盖地的办卡宣传, 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激发你的消费欲望,优惠那么多,你要哪一张?或者每一张都想要、都需要?算一算你已经有多少张卡了?不仅如此,他们总能在你看得到的、需要的地方摆摊办卡,还有中介们轰炸式的发着申请链接“没有信用卡的看过来,人人5000-50000元……”方便又快捷,瞬间满足多卡在手。
这一阶段,银行机构以卡海战术助力实现信用卡发卡量一路高歌猛进。从各银行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突破1.5亿张,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均超亿张,招商银行以近亿张紧随其后。信用卡市场或已迈入存量运营时代,银行机构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深化运营服务挖掘价值。
你的卡激活了吗?使用便利吗?
数字化快车道下,银行机构除了摆摊设点、扫楼抢人实现用户量增长以外,利用数字化手段的营销新模式获客,一方面,充分借助金融科技的大数据洞察用户能力、线上流量和场景等优势,构建线上引流、线下场景生态应用的O2O闭环;另一方面,结合支付技术和数字化平台为信用卡打造流量入口,拓宽银行信用卡的获客入口及丰富活客的场景生态应用。场景作为银行与用户之间的核心连接触点,尤其是存量运营阶段,银行将通过多元化构建场景来实现精细化运营和服务;以及随着开放银行理念和战略实践,银行通过跨界合作不断拓展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向场景生态合作伙伴开放,这些方面都助力银行拓宽获客入口和服务渠道。总体来说,既助力银行实现数字化获客,也帮助银行为进一步的数字化运营、精细化服务奠定用户数字化基础。
内容来源:《中国信用卡业务数字化转型专题分析2019H1》,易观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9年10月银行信用卡活跃用户规模,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分别以3661.5万户、1554.8万户、1180.2万户位居前三位,环比分别增长7.8%、3.5%、8.9%。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刻体验易观千帆!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规模和活跃用户增长是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及移动发展战略、银行客户基础、功能服务、场景生态建设、用户体验、运营服务能力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近期,各行APP纷纷升级,“浦大喜奔6.0全新升级”、“工行手机银行5.0”一机在手尽享所有,“招商银行8.0“以APP为马、重新定义一亿人的财富生活……这一波升级热潮,围绕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功能及服务优化,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提高APP活跃度。另外,不得不提今年各大银行之间的ETC营销激战,通过信用卡与ETC捆绑,抢夺ETC流量入口及汽车后市场消费场景,借ETC背后海量的有车一族用户带动信用卡用户活跃增长。
银行通过广泛跨界合作拓展,带动并助力了银行信用卡活跃用户的提升。从易观千帆数据可见,股份制银行在用户的线上运营和服务方面表现更佳,无论是从用户活跃规模还是使用粘性,根据Analysys易观千帆数据显示,银行信用卡用户2019年10月启动APP次数频次较高的分别是浦发银行的浦大喜奔、中信银行动卡空间、招商银行掌上生活。
说明各银行在借助融合消费场景、数字化获客甚至活客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客户粘性的精细化服务方面仍有待提升。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卡海战术流量红利消失,活客、粘客问题凸显。银行在金融科技加持下,应加快转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更精准化的服务来提升用户体验,以APP为承载平台,聚焦线上轻型获客模式的低成本获客能力和数字化经营能力建设,构建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利用精细化运营工具,充分挖掘客户和科技的潜在价值,利用跨界合作场景生态的渗透,带动并助力银行信用卡用户的活跃和粘性的共同提升,也有效助力银行从粗放式管理转型以数据驱动的面向用户行为流程提供精细化服务的运营。
目前,银行机构在积极通过数字零售战略拓展服务边界深耕服务内容,或结合热点打造IP来提高粘性。例如招商银行在用户粘性方面很下功夫,通过生态布局深化内容合作、IP合作,在消费场景中深度融合的零售与金融服务等。在招商银行App8.0发布会上瑞幸咖啡副总裁表示“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咖啡零售平台,招行每天零售咖啡高达8万杯;同时,招行还是中国第二大的出行预订平台、第三大的影票销售平台。“其次,招行还通过IP合作引爆粉丝经济,即通过IP联名卡来带动粉丝经济,一方面,通过IP打造联名信用卡产品激发粉丝办卡;另一方面,IP线上流量赋能精细化运营、线下流量赋能带动线下合作流量等。再如浦大喜奔,围绕用户生命周期,构建“消费者+银行+商户/消费场景”的生活全场景生态,将信用卡业务通过合作从发卡、激活、消费、支付环节渗透服务内容,提升活客、活客、粘客。
银行机构致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央行发布《2019年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达到838.84亿元,较一季度增长43.41亿元,这无疑激增了银行信用卡风控管理压力。
对此,今年8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北京银保监局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10月银保监会公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以及多家银行发布了信用卡使用新规,主要涉及“免息期更改、取现须全额还、最低还款额据个人消费习惯变化、滞纳金变违约金、分期付不再免费”等等;另外,《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整治“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等乱象,多家银行也作出规定,禁止用信用卡透支来购买住宅和商业房产、以及一些涉房交易等,要么被禁止,要么被限制交易额度……
据易观数据显示,信用卡服务应用人群在房产服务应用的渗透率TGI之高,同时也说明银行及监管机构正从大家使用信用卡活跃的消费场景开始严管和规范,甚至对一些违规操作的信用卡将通过采取封卡降额的手段来降低风险。并且,不仅央行从监管上、各行从使用上对信用卡还款各方面明确规范要求,信用卡代还渠道或平台如微信、支付宝等也提出了“信用卡还款收费”新规。办卡时畅想着随心所欲刷卡的卡奴们,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信用卡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建立合理消费观,拒绝做卡奴,否则,“刷卡一时爽,还款愁断肠”。
据搜索引擎数据显示,10月信用卡“暴力催收”风波激增了信用卡的热度,10月22日各项指数都达到一个高峰,其中,“信用卡”搜索指数近万,超过全年整体日均值,媒体指数也达到近800,高于日均值11倍,资讯关注指数则突破了1100万。事件的背后暴露了粗放式营销带来信用卡业务持续增长风险管理压力增大。
信用卡风险压力催生了智能风控的探索,随着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银行机构结合金融科技机构在积极探索智能风控在身份认证、征信、授信、催还各环节的应用,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风控管理,提升信用评估及动态授信能力。因此,随着政策监管加严以及银行智能风控水平持续提升,信用卡奴们肆意刷卡的是潇洒时光将一去不复还,恶意透支小心要凉凉,信用卡消费者需要提升个人风险及信用意识,理性合规使用信用卡。
欲了解银行信用卡服务应用更多内容,请关注易观官方微信或致电客服4006-010-230 / 4006-010-231
案例申报
俯瞰互联网行业规律,洞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2019年即将接近尾声,这一年的互联网产业又有哪些崛起与坠落,坚守与变革?全面升级的《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年鉴2019》正式启动案例征集,欢迎申报!
「职业技能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