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一句话总结当下营销的现状,即 “我们如何被听到?”,在当下营销光有相关性、趣味性、及时性、娱乐性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大众需求的情况下,我们要深思:“如何让声音变成信号而不是噪音。”
Mark Schaefer在2014年做过一个测试,他写了一篇关于密集网络信息冲击的blog,该文章一经发表被分享转发了上万次,几周后他再去搜索该内容,却发现排名相比原来已下降了三个档位。
这一现象在当今网络再平常不过,所以,如果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没有持续大量的营销费用投入,没有强大的品牌效应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吸引大众目光,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接受呢?
结合海外市场调研与分析,以下四点将是未来海外社交营销的四个主要趋势:
1. 内容输出
虽然有人认为Blog这种传播形式已经过时,但随着Medium,Substack等网站的流行,Blog作者似乎更容易与受众建立联系,在Substack上输出内容的作者具有独立的发行权,如果用户喜欢创作内容即可直接支付费用与订阅,无需通过平台等中介。这也让作者与用户间建立了更加透明的关系。
而且,随着Twitter收购Blog网站Revue这一举动,也可预测,内容输出将会是未来较为重要的营销趋势。
2. 实时语音互动
Clubhouse的爆火让人们看到了语音互动社交的潜力,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过哪个新型社交平台的出现能激发起全球用户的兴趣。Clubhouse的出现象征着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现有的社交媒体功能似乎都可以互相复制,但却没有任何能复制谈话广播的工具,虽然播客(Podcasts)很流行,但听众却无法直接参与,有了Clubhouse后,广播就具有了社交属性,人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如果言论受到大众喜爱,还会被推荐至热门,个人观点变得逐渐流行。
3. 掌握信息主动权
营销的重心就在于被看到或者被听到,但随着网络算法的发展,这一诉求变得越来越难,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涌入大众眼球,什么样的新闻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去年YouTube收入最高的博主净赚千万美元,但他的一条视频制作成本就达到了30万美元。这对于普通营销者来说当然无法承担。
5-10年前,企业能够利用社交媒体积累忠诚的受众,但是随着网络监管变严,社交平台的迭代更新,各家媒体平台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加,比如,当Facebook取消了Facebook Notes功能时,所有利用该功能保存通讯方式的用户都很惶恐,这些信息随着平台的消失也一起消失了。
而且,随着监管法律的变化,有关用户隐私的管控越来越严,很难预测未来会有什么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不要在租来的土地上盖房子,营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确保事态的发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在与用户建立联系时,最好能获得用户的电子邮件或者电话号码,因为无论社交媒体怎么变化,这两个信息是长期的。无论是注册社交媒体还是其它方式,让用户采取电话或邮箱的方式注册,是最稳妥的方式。
4. 关注微型影响者
微型影响者(Micro Influencer)营销是仅次于内容营销的第二大受欢迎营销方式。随着电视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退出主流市场,商家把目光转向了数字媒体平台。
但是,用户对于数字媒体上出现的广告接受程度是有限的。当人们使用Instagram时,太多的广告甚至会让品牌声誉下降。因此在可投放量受限的情况下,影响者营销市场开始火爆。
与之前我们认为的名人声誉带动产品销量的观念不同,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微型的网络影响者,这些注重产品体验的KOL们不一定会为了产品提供的广告费而做广告,而是会把真心喜欢的产品推荐给自己的关注者,虽然这些KOL粉丝数不多,但负责任的态度却让粉丝更加信任,也会更愿意为产品买单。
千篇一律的营销方式已然不足以让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把握好机遇,抓住用户需求,更好的让声音转化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