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年半的疫情期是海外社交媒体的爆发阶段,人们花大量时间在网络上了解世界,但随着海外疫情的缓解与各种线下活动的开放,社交行为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应对改变即为什么企业要有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原因。
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中,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是同类产品公司,但在社交媒体营销方式中,我们在与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新闻竞争。用户在浏览社媒内容时,首先会关注熟人,其次才是各种企业账号,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则砸再多预算,也是徒劳。
/ 内容在社媒策略中的作用 /
从商业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社交媒体看作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我们的主动社交权,通过发布信息来创造意识或者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另一面是反应式社交,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来接受反馈。
当我们以社交媒体策略的视角来看内容时,可以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自主创建,希望能够改变用户行为或想法的部分,例如Podcast或Youtube视频;还有一类是利用社交媒体推广产品,如通过链接引导用户到网站购买或下载,这即是社交放大。而且在讨论到社交媒体策略时,有一点要明确,社交媒体宣传不是免费的,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去构思,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这里面包含了大量原本可以去做其他工作但却花到了社媒上的机会成本在。
秉承着效率至上的原则,在制定良性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时,以下几个要点能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确定使用社交媒体的原因 /
尽管社交媒体似乎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但也没有强制性的理由企业一定要有社交媒体。因此,制定策略的第一步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我要有社媒账号,它可以为我带来什么样的商业价值?我要怎么做才能实现使用它的目标。
以大学为例,不同的部门会有不一样的社交目标,比如,招生部门希望传播学校项目;招聘部门想吸引更多教授与行政人员;市场部门希望传达积极正面的形象。因此社交媒体策略是需要多部门整合的,对于企业或其他组织来说也一样。明确使用目的,是制定社媒营销策略的第一步。
/ 通过社媒确定受众 /
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触及潜在用户,但部分人只横向考虑到了社媒的选择,其实更应该纵向比较不同渠道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掌握平台的使用规则等。
回到大学的案例,如果学校想吸引校友募捐,老校友不会在Snapchat上,年轻的校友也不会在Linkedin上。了解目标受众特点,是策略中的第二个要点。
如果企业规模不是很大,对于社媒的选择又是另一种方式,先从最重要的受众出发,以他们为主。当企业还没有实力做到无处不在的时候,涉猎太广会导致每个领域都变得平庸。
/ 挖掘产品特色及亮点 /
这一步就该到了落实具体内容方案,相比没有计划的随机发布内容,制定系列主题效果会更好,这也是在培养用户的浏览习惯,避免被用户遗忘。
以普渡大学为例,该校想着重宣传其创新、多元、高性价比的特性。因此在领英上推出了Linkedin Live系列节目,每周就“创新”这一内容与教授与研究人员展开探讨。这一方式可供任何企业参考,无论是采访,图片轮播,或者其他任何形式,一旦奠定了周期的基础,就会有可遵循的剧本,也能培养忠实的受众。
/ 放大社交媒体 /
社交媒体上内容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如何放大”是下一步的考虑,比如普渡大学Linkedin Live节目推出后,如何让更多人了解?是增加广告投放预算,还是选择最经济的方式 -- 通过校内学生老师个人账户转发,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预算来考量了。
/ 衡量绩效 /
策略的好坏需要绩效来判定,这一步对营销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是按照曝光量来判定?实际产生的销量来判定?还是其它。每一个社交媒体后台程序都有大量数据,不清楚哪些是有效,哪些无效是很可怕的。
一个YouTube视频,曝光量很高,但点进去后发现14分钟的视频留存量在3分钟后几乎就掉光了,这就意味着该视频的制作方式上有问题。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保持测试,保持优化很重要。
社交媒体除了实现内容与放大作用外,社交聆听与洞察的功能也很重要。实时与用户互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用户关注点,对产品的反馈,从而进行优化。这一点很难量化,但却能得到实际的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