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年末回顾】5张图背后的2021

【年末回顾】5张图背后的2021 远川出海研究
2022-01-01
450
【广告服务】

15年经验 全平台广告代投

   立即查看>>

导读:新年进步!

不知不觉间今年又要过去了,回顾2021,全球仍在奋力走出新冠的阴影。而在病毒肆虐中,世界经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期视频,我将用5张图表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回顾5张图背后的2021。

No.1

国际疫苗接种率提高,地区差异巨大

要说2021年最大的底色是什么,那肯定还是疫情了。

我给大家选的第一张图来自英国《自然》杂志,这张图生动展现了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颜色越深表示疫苗接种率越高,接种率高的地区往往从疫情中的恢复也相对比较好。

截止本月,全球已有超过44亿人接种过一剂或多剂疫苗,约占世界人口56%,累计接种超过88亿剂。其中,中国完全接种率已达80%,位居全球第一。

但换个角度看,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却是不均等的。在全球已分发的16亿剂新冠疫苗中,有83%的疫苗被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使用,是低收入国家所获疫苗剂量的75倍。在坦桑尼亚、阿富汗、新几内亚这些地区,每10个人里接种过至少一剂疫苗的不超过2个,有些地区可能根本就没接种过。

为什么这点很重要?因为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相当人口没有摆脱疫情,考虑到新冠的传播性以及可能的变种,那么就算打完了疫苗的国家,也谈不上绝对安全。而低收入国家往往又是比较重要的原材料或劳工输出国,只要他们没彻底摆脱疫情,那么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就会始终如影随形。

No.2

疫情好转将推动发达国家更快复苏

前一张图里,我提到疫苗打得比较好的国家,往往经济复苏也比较好。这张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展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图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GDP增长率,红色线条为低收入国家,蓝线为高收入国家,黄线是金砖国家,灰线是全世界。可以发现,在2020年全球普遍受疫情重创后,发达国家(5-6%)与金砖国家(7-8%)在2021年的复苏非常强劲,低收入国家的复苏就要肉眼可见得慢很多,只有2-3%。

这种复苏上的分离,本质上是由于疫苗接种乃至对疫情的控制情况不同。但也与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不同的财政状况、债务空间乃至产业结构相关。

比如,原材料采掘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些必须在线下完成的工作,受疫情影响很大,而这些又往往是一些中低收入国家的支柱产业;相反,金融、互联网等可以远程协作的行业,相对而言,受疫情影响较小。

甚至我记得有段时间经济学人隔三差五都在发关于“the future of work”的报道,就是在讨论远程办公、数字有牧民等等这些几乎是只有发达经济体才能享受的“特权”。

总而言之,疫情后国家间的发展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这可能使国家间的矛盾,尤其是落后国家间的矛盾更趋尖锐。

No.3

疫情恢复中供应链断裂,物价飞涨

第三张图来自世界银行的《商品市场展望》,描绘了20-21年及21年之后化肥、食品、能源三大基础商品的价格。蓝色为化肥,黄色为食物,红色为能源。

由于能源是食品与工业生产的最重要原材料,所以2020-2021年,随着能源价格翻了1倍,化肥和食品也分别翻了0.7和0.4倍,以至于2021年上半年我国就多次出台“化肥保供稳价”保护我国粮食安全。

而在此背景下,美国的通胀也是连创新高。通胀高企既是由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叠加欧美开闸放水和补贴带来的需求高企,也是因为疫情下的全球产能和物流供应链紧张导致的供给不足。

同样的因能源冲击导致的高通胀,同样的经济增长长期潜力存疑,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可能正回到70年代,也就是那个“滞涨”期。

No.4

危机中蕴藏机遇,独角兽领跑全球

前面三张图主要谈了谈世界经济的问题,但在问题中也蕴藏着机会。

第四张图来自Visual Capitlaist,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2021年所有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上榜的35家企业中,有10家来自中国,其中不仅有字节跳动,还有商汤科技、小红书、SHEIN、大疆、比特大陆甚至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卫龙。

总体来看,科技行业仍然是投资人最青睐的宠儿,这些独角兽公司多多少少与科技沾边。部分原因也是疫情催生了“零接触”经济与“宅经济”的发展,使得远距离医疗、防疫科技、人工智能、云端服务、电商等领域的需求暴增,有需求就有供给,相关的创业项目也因此层出不穷。

疫情虽然给曾经依靠传统渠道生产和分发的老牌企业受到挑战,但也给了依托于新科技的独角兽以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疫情或许将加速先前各类技术革新的落地。

No.5

疫情加速线上化,移动电商成新宠

最后一张图同样来自Visual Capitlaist。这张《2021移动电子商务白皮书》里的插图显示,全球各地区移动电商的渗透率都在增加,但程度各不相同。

新兴经济体的移动电商用户远比发达经济体的渗透率高,在亚太地区,移动电商的销量要占据整个零售电商总销量的79.7%,东南亚和中东北非地区也有64%上下,而北美只有38.2%。

为啥移动电商在新兴经济体这么受欢迎呢?

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电子商务起步早,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PC端发展模式,向移动端过渡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新兴经济体起步晚,在还未形成模式的时候就赶上了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热潮,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最初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尝试电子商务,而在诸如北美、西欧,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电子商务的就比较少。

具体到亚太地区,又因为年轻人口多、购买力强,且包括RCEP的政策提供利好。移动电商的发展,往往会伴随支付,以及外卖、叫车等本地生活功能app的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南亚的互联网行业或许正如十年前的中国,处于爆发的前夜。

总结一下。

2021年,疫情仍在发酵,但人类的疫苗也开始反击。不过这种反击是不均等,所以造成了国家间控制疫情情况的不同,继而导致国家间复苏进展的不同。复苏快的国家的经济需求没有足够的供给可以消化,因此又带来了通胀,甚至滞涨。

不过与此同时,一批新科技企业在此过程中估值过百亿,成为了未来的潜在新贵,而疫情加速的线上化也推动了移动电商的渗透率提高,给跨境电商更多机会,也让东南亚越发成为下一个群雄逐鹿的战场。

站在2021年的末尾,我仍然持有和去年年底一样的观点:新冠疫情不是历史的转折点,而只是历史的加速器。

它加速了疫情前就已经出现的变化,比如跨境电商,比如线上化和数字化转型,但也加速了一些更宏大的趋势,我称之“自我意识的再浮现”。

什么意思?

我认为上一轮全球化,也就是90年代初到10年代末的全球化,有一个特点,就是经济边界乃至身份意识的逐渐消弭,前者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自贸协定与离岸分工,后者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世界公民”这个词语本身。

而所谓“自我意识的再浮现”,从经济上讲,可能意味着供应链从全球收缩到区域,乃至更极端的关税、贸易保护;从身份意识上讲,从土耳其、印度的奥斯曼与古印度情结,到法国呼吁欧洲的战略主权等,但与此相伴的,往往是国家间的不信任在增强。

1942年,丘吉尔在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取得胜利后,并没有过分乐观,而是沉着冷静地说了一段经典名言,“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或许,这只是开始的结束”。

无论如何,未来我们将面临的都会是一个更具不确定的世界。然而,正如莎士比亚在《辛白林》所言,我们唯一能做的,恐怕也只是“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是奥特快,祝大家新年进步,我们来年再见!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海外广告投放

海外广告投放

大数自营,全平台投放

远川出海研究
讲好中国企业出海故事
内容 307
粉丝 0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远川出海研究 讲好中国企业出海故事
总阅读74.7k
粉丝0
内容307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文章目录
No.1
国际疫苗接种率提高,地区差异巨大
No.2
疫情好转将推动发达国家更快复苏
No.3
疫情恢复中供应链断裂,物价飞涨
No.4
危机中蕴藏机遇,独角兽领跑全球
No.5
疫情加速线上化,移动电商成新宠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