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快手还是离不开辛巴

快手还是离不开辛巴 首席电商观察
2024-06-25
236
导读:相爱相杀的“老剧本”再次上演。

相爱相杀的“老剧本”再次上演。

 

出品 | 首席电商观察   作者 | 李响

 

快手邀请辛巴开播被拒

 
这一次,快手居然向辛巴低头了。
日前,快手电商向辛巴发出邀请函,称快手将于6月29日开启618收官直播,现邀请辛巴为快手2024年618大促画上完美的句号。快手方面称,其将为这场直播提供3000万现金补贴、流量、宣传、服务。

图源:快手电商

 
面对如此丰厚的奖励,辛巴却不为所动。
 
6月24日,辛选的快手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封关于快手618收官之战的回函。在这份回函中,辛巴婉拒了快手的邀请。他表示,由于个人健康原因,无法亲自主持这次618收官之战,特委派辛选蛋蛋代为出战,同时,他也将亲赴现场助力。

图源:快手App

要知道,在618大促之前,辛巴曾因言论不当被快手五连封,最终还是辛巴出面道歉,才使得这一事件得以平息。
 
如今618即将落幕,快手居然主动示好辛巴,希望其参与快手大促收官直播,这一转变实在是戏剧化。
 
那么,快手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主编认为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快手高度依赖辛巴及其辛选团队的带货实力和影响力;二是快手在“去辛巴化”的策略上,其成效尚未达到显著水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辛选年中庆共安排直播229场,总带货商品数量近4000万单,直播间总人气4.28亿。其中,5月25日,辛选创始人辛巴开启了618首播,总销售额14.27亿元。
 
本次618大促中,除了辛巴、蛋蛋、时大漂亮、赵梦澈等头部主播,还有15位垂直主播单场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此外,辛选自营品牌尖锋食客凭借多款爆款产品,单场直播销售超111万件商品,累计销售额高达7500万元。
 
尽管整体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但放眼整个快手,尚未出现与辛选相匹敌的带货团队。
或许正是因此,快手才会在618收官之际向辛巴主动示好。
 
而在“去辛巴化”方面,快手确实一直在积极尝试,但整体来看,效果并不显著。
 
早在2021年,快手电商营销中心负责人张一鹏就表示,平台愿意把一部分流量给到中腰部。同时,快手在扶持中小主播方面的投入不设上限。
 
快手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23年8月,快手推出了“好物联盟计划”,面向核心商家与达人,同步发起直播选品活动“好物联盟直播双选会”。

图源:快手

 
据了解,好物联盟计划主要服务两大类中腰部主播,一类是情感、娱乐类主播,想要转型做电商;另一类则是垂类主播,由于带货品类相对单一或客单价较高,其直播间常面临观众兴趣浓厚但购买意愿不高的挑战,而好物联盟计划为的就是协助他们突破瓶颈,实现业绩增长。
 
除了好物联盟计划,快手还为中腰部主播打造了“超级新生代”主播激励计划和“青云计划”等一系列扶持计划。
 
按理说,在快手的扶持下,中腰部主播理应崭露头角。但从当前带货数据来看,中腰部主播的影响力却尚未达到预期中的显著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蛋蛋和辛巴凭借全年带货超百亿元的成绩,稳居快手带货榜的Top1和Top2,累计带货金额近300亿元,这一数字几乎是其余八位主播累计带货成绩的1.5倍。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辛巴对于快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快手的发展离不开辛巴的贡献。短时间内,快手还离不开辛巴。

“去辛巴化”难在哪里?
 
众所周知,辛巴与快手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时而紧密合作,时而出现摩擦,堪称相爱相杀。
 
今天我们暂且不谈快手与辛巴之间的种种过往,而是聚焦于一个更具深度的话题:快手“去辛巴化”为何那么难?
主编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辛选打造了适合直播电商的供应链体系。
辛选集团启动的“辛造”项目,成功整合了超过3000家高规格工厂资源,采取C2M(消费者到制造商)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从产品设计研发环节就深度介入,与工厂紧密合作,共同定制开发新产品。
辛选智能云仓
 
正是凭借“辛造”项目,辛选成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不仅使得辛选在选品、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使得快手在尝试“去辛巴化”时,难以找到能够完全替代辛巴的带货团队。
 
如此看来,快手在推进“去辛巴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难度,也实属正常。
 
当然,遭遇“去头部化”挑战的不只是快手这样的电商平台,直播机构也同样面临这一难题。
 
以东方甄选为例,去年“小作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导致粉丝流失和股价动荡。而今年,董宇辉“反感被叫网红”的消极发言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并引起东方甄选股价暴跌。
对东方甄选来说,不管董宇辉单飞还是不单飞,其影响力始终存在,目前看来,俞敏洪依旧无法忽视董宇辉的重要性。
 
同样的,淘宝和美腕也是如此,即便李佳琦陷入“79元眉笔事件”口碑已大不如前,但淘宝还没找到李佳琦的接班人,美腕也没有能够顶上的主播。
 
因此,李佳琦即便想退,迫于压力也不能退。
 
从李佳琦到辛巴,再到董宇辉,放眼整个直播电商行业,“去头部化”的挑战依然艰巨,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去头部化”需要循序渐进

 

今年618,电商格局呈现出了新的变化,数字人直播、总裁直播、店铺直播、买手直播逐渐兴起,加速抢占着市场份额。
以京东为例,其在融合总裁直播和数字人直播方面,京东下足了功夫。这期间,格力董明珠、海信胡剑涌、LG李东善、名创优品叶国富、洁丽雅石展承等超18家品牌“总裁数字人”组团站台。

 

数字人主播董明珠
与此同时,头部主播们却纷纷隐身,直播电商行业上演了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

从行业视角来看,直播电商行业的“去头部化”在今年618似乎得到了显著体现。

 

而站在平台的视角看,事实却并非如此。一般而言,即便头部主播在公众视野中的存在感有所降低,但他们所积累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却难以磨灭。

 

从过去到现在,即便众多平台机构一直在努力推进去头部化策略,意图减少单一头部主播对平台稳定性的影响,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就像辛巴和董宇辉,他们依旧是快手和东方甄最大的号召力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当前迫切需要采取双重策略:一方面,积极培育其他具有潜力的超头部主播,以构建多元化的主播矩阵;另一方面,扶持中小主播和店播,以丰富直播内容,增强平台的生态活力。

 

或许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有效减弱对头部主播的过度依赖,让直播带货能够均衡、多元且持久地发展。

 

而对于直播机构而言,“去头部化”需要的是循序渐进,一步步来。

 

正面的例子是交个朋友的“去罗化”过程,是在罗永浩紧密配合下进行的,同时,交个朋友并没有抱着将罗永浩踢出局的态度,因此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而反面例子则是东方甄选在“小作文”事件后被迫进行的“去董化”,由于各方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转型过程较为艰难。

 

本身“去头部化”这一概念就颇具争议,从理论探讨到实际操作,都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特别是在“去头部化”被质疑为伪命题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和直播机构面临的考验只会越来越大。

 

目前看来,直播电商行业的震荡尚未平息,电商平台和直播机构远未到松懈的时候。

 

看到都是缘分,咱们加群聊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海外广告投放

海外广告投放

大数自营,全平台投放

首席电商观察
打造行业影响力,第三只眼看电商,客观、独到、劲爆!
内容 853
粉丝 1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首席电商观察 打造行业影响力,第三只眼看电商,客观、独到、劲爆!
总阅读163.8k
粉丝1
内容853
咨询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