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之后的“正常营业”,因为疫情被踩了“急刹车”,中小物流企业的这个“冬天”不再是靠“熬”就能度过去的了。当前受疫情影响,市场存量博弈加剧,企业竞争关系将会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可谓是“刀光剑影”。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得到基本控制。在国家减税降费、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等政策部署下,经济逐步回暖;交通管制解除后,员工如期到岗,生态链恢复正常,部分物流企业业务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依旧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用工成本上升等实际问题,有中小物流企业甚至呼喊“复工容易,为何复产这么难?”
- 1 -何以解忧,唯有“物”可“流”
“我们公司在3月10日已经全面开工,但现在部分货运业务还没有完全恢复,虽然整个经济在回暖,但目前为止公司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最主要的难点就是无‘物’可‘流’。复工容易,复产难啊!”紫云股份董事长罗建辉感叹道。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受到此次疫情冲击,众多货主行业的生产经营进入了“停滞”状态,货源难寻。并且,恢复生产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罗建辉说道:“目前很多大型的工业物流,煤炭、水泥、钢筋钢材等上游制造业都没有完全恢复,而它们在全国占有13万亿市场,而整车市场是5万亿,这5万亿里有70%左右都是这种大宗交易的市场。大家觉得最近医药物流很火,但是医药物流总规模也没有超过600亿,真正的物流行业都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果国家不支持房地产,那么这些建筑相关的运输业务会急剧下滑,就基本没业务。”
并且复工初期,货运业务回暖的状况并不具有持久性。“如果后面制造厂商生产不能及时恢复的话,我们公司很快就会出现断供的尴尬局面。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没有业务便无法生存。我们也很着急,真的不想倒在战‘疫’胜利的前夜。”
罗建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抗“疫”期间,因抗风险能力较弱、现金流吃紧等原因,没等到复工就被淘汰出局的中小微企业不在少数。而留下来的这些中小物流企业,相较于复工前期的考验以及重重审批等问题,最苦恼的就是复工后订单出现断供,无货可运。对于中小物流企业而言,没有业务这是一个硬伤,对于企业的经营恢复来说打击更大。
复工后却无货可运,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固定成本压力持续增大。
从事网络货运业务的负责人张桦,也向运联智库(ID:tucmedia)表达了“货源”难题:“货源是物流企业经营的基础。没有货源,企业人力成本、机器设备的养护成本、运输成本都逐渐在加大。为促进经济恢复,企业全面复工,全国多地区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企业复工。疫情是一次大考,盼来了复工,却又停在了复产阶段。有时候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而是死于企业内耗。”
张桦介绍到,复工以后公司业务很少,但还要面临着很多固定成本的支出,比如正常发放员工工资、车辆维护、场地租金照常支付等。他感叹道:“再这样下去内部就先倒下了。我们现在都开始在网上投放广告了,所有的司机都急着找活儿。司机没有活儿干,也就没有收入可言。”
没有营收的情况下,固定成本不断支出,必然导致现金流的短缺。长期下去,终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但是对于这些物流企业来说,这不是简单的企业现金流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系统何时恢复正常的问题。
张桦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恢复正常经济状态,就跟人一样,要先想着吃饱,再去想着吃好。但是社会系统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最近,国内疫情控制有所好转,经济都在回暖,我们也慢慢看到了希望,也期盼大家都能扛过短暂的成本压力,业务大幅度回升。”
- 2 -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资金压力成挑战
曾在壹米滴答任职多年的王珂于2018年从公司离职,回到山东老家后创建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对于复工后的运营情况,他向运联智库(ID:tucmedia)介绍道:“我们公司成立时间虽然很短,但业务还算稳定。山东大部分省内物流企业也都已经启动了。要说难题的话,就是复工后很多企业手里没有钱。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融资更难。”
可以看到,此次疫情期间,国家各部委及各地都相应地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比如税收优惠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的金融政策等。但实际上,中小微物流企业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
王珂说道:“对于我们来说,真正落地的措施不多,获得金融贷款并不容易。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我们企业固定资产少、没有抵押物,便无法贷到款项。所以说,这个贷款短时间还是放不出来。企业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以后便很难从金融机构融到资。而落地之后的减税政策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也简直是杯水车薪,因为这种需要量比较大。”
据某银行负责人介绍,针对中小微企业无担保、抵押资产缺乏等情况,银行会结合企业的缴税信息及其他企业信用数据来进行筛选。若企业及法人代表人信用记录良好,不属于严重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危害环保行业的,可以申请贷款。
而除了此次疫情带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外,近几年物流行业整体利润降低,也使得中小物流企业获得金融贷款的难度更大。
那么,困难重重之下,复工后的中小物流企业还能迎来“春天”吗?
“春天”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可以确定的是,短期的现状只是社会经济阶段性的波动。如何渡过难关,对于中小物流企业而言,最核心的还是在于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打磨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