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快递圈爆出一件大事:
5月5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丰巢拟与中邮智递(中邮速递易运营主体)进行股权重组,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将合计持有丰巢28.68%股权,中邮智递成为丰巢全资子公司运营。
你没看错,丰巢“吃下”了速递易。
公告显示,丰巢与“中邮智递”及其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浙江驿宝、明德控股拟签署一揽子交易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浙江驿宝、明德控股将减资退出中邮智递,中邮智递成为丰巢的全资子公司,中邮智递原股东(包括原股东指定的子公司)将有权认购丰巢开曼新发行的股份,成为丰巢开曼的股东。
本次丰巢整合中邮智递属于定向收购行为,定价在参考丰巢科技2018 年6月股权转让的90亿估值的基础上,也综考虑了智能快递柜市场发展潜力、运营效率、双方快递格口数量等因素。本次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为丰巢开曼的子公司,中邮智递原股东将合计持有丰巢开曼 28.68%的股权。
丰巢收购速递易!一统江湖后,接下来怎么走?">
据了解,速递易2012年由三泰控股成立,2017年引入了中邮资本、驿宝网络(菜鸟网络全资子公司)和亚东北辰(复星集团全资子公司)三大战略投资者,后正式更名为中邮政速递易。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大股东明德控股在4月29日出资1.33亿入股中邮智递,占股6%。
相比之下,丰巢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来历不凡,之后更是后来居上——2015年,由顺丰、韵达、中通、申通、普洛斯五家企业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并于次年6月由上述五家企业内部增资5亿元投资,先后融资共超过55亿元。2017年,丰巢以8.1亿元收购中集e栈。2018年,中通、韵达、申通等企业又相继退出。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的智能快件箱有40.6万组,投递率达到10%。而公开资料表明,目前丰巢在全国的柜机数量约为18万组,市占率约44%;中邮速递易约10万组柜机,市占率为25%。因此,丰巢收购速递易后,市占率将达到69%,全国七成的快递柜将尽归丰巢麾下。
问题来了:市占率做到了第一,甚至是“一家独大”之后,丰巢接下来何去何从?
对此,老鬼想到了2018年7月份写的一篇独角兽观察笔记,今天重新翻出来,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2015年6月6日,快递江湖发生了一件刷屏级的大事——顺丰、中通、申通、韵达和普洛斯五家巨头级公司,联手注资5亿元,成立了一家专注智能快递柜研发和推广的科技公司。这个“联合体”就是丰巢。
- 1 -关于“丰巢”,单从名字上来讲,看不出这是一个“联合体”,更像顺丰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对此,老鬼曾听闻过一段传言:据说五大巨头筹划丰巢,在诸多基本事项敲定,最后取名字的时候,曾有股东代表提出过异议,认为“丰巢”中的“丰”字不甚恰当,并建议以蜂网中的“蜂”字代替,即蜂巢。一来可以去“顺丰化”,更有利于品牌独立,第三方意味更强;二来除普洛斯外,中通、申通、韵达和顺丰均为蜂网的股东,蜂巢更像是一个联盟,也更具代表性。
这个意见是提交上去了,但结果却杳无音讯,最终不了了之。
丰巢当立,或许这就是命。
回看2015,那一年实际上是智能快递柜的“小年”,经历了连续两年的烧钱大战,这个新兴的市场可谓硝烟弥漫,放眼望去,废墟随处可见。丰巢就是在这样的“乱世”局面下强势登场,得益于背后几大股东的流量支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割战场。
当年的丰巢收割到了什么程度?除了自身成长,还曾动过收购速递易的念头。2018年4月,丰巢快递柜官方曾发布过一篇对其CEO徐育斌的专访,在回顾“丰巢往事”的时候明确提到过这个事情——
015年在面对收购速递易的决策时,考虑到业务发展期团队的难以协同以及丰巢团队对未来市场的坚定信心,我们选择了放弃。
要知道,速递易可是当时快递柜行业最大的企业。“蛇吞象”的戏码虽然没能上演,但丰巢还是凭借“集体”的力量冲到了行业前列,不温不火,却也暗藏野心。
直到2017年6月1日,在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的之前,因为数据传输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丰巢和菜鸟之间爆发了一场“史诗级对战”,几个回合的激烈交锋后,在国家邮政局的强势介入下才最终调停。
丰巢一战成名。
吃瓜群众也在围观中暗自慨叹——小小的快递柜竟然成了对抗菜鸟(阿里)的“黑匣子”,数据之争背后的商业版图和博弈竟然如此复杂。
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这个逻辑,表面上“握手言和”的两家,暗中加速布局。
先是中国邮政、复星集团和菜鸟网络三家联手注资速递易。交易完成后,速递易母公司持股34%,中邮资本持股50%,菜鸟(驿宝网络)持股10%,复星集团(亚东北辰)持股6%。菜鸟虽然没有控股,但战略意图已经相当明显。
作为“回应”,仅仅三个月后,丰巢以8.1亿元的对价收购中集集团旗下的快递柜品牌“e栈”。至此,丰巢的市场规模和整编后的中邮速递易旗鼓相当,行业“两强争霸”格局正式经形成。
对于这次收购,徐育斌在专访中也有提及。他说:“e栈的战略规划很好,网点密集在北、上、广、深,并入任何一家末端运营公司里,都会是一把利剑。”
言外之意,如果丰巢不果断拿下,就很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拿下。因此,不论是战略意图,还是战术安排,丰巢收购e栈都势在必行。
- 2 -大咖卖货
一场对战,一次收购,构成了丰巢踏上“独角兽”之路的两个转折点。丰巢科技CTO黄明在最新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丰巢科技截至到2018年4月的时候,已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的75000个社区,用户规模达1.3亿+,快递柜达到10w+,处于快递柜行业的第一位。
丰巢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然后呢?
对于这个问题,徐育斌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如果技术和成本都不能构成壁垒的话,那么形成密不透风的价值网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做好2个渗透,是决胜市场的关键。
1.包裹渗透
目前整个快递柜行业在全国包裹量中的渗透率大约在7%。徐育斌认为,如果整体的渗透率不能做到20%,快递柜这个产品在市场上依然是没有足够影响力的。这张网如果不具备24小时服务、高效能、高密度的性质,它就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为了保证整张价值网的完整性,有些网点即使亏损,丰巢也会继续保留。
2.社区渗透率
单靠快递柜来打渗透率是不够的,丰巢或者说快递柜行业需要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基于此,丰巢提出了仓-柜-人的概念,协同电商和末端进行模型的重构,将成本降到极致低。
丰巢收购速递易!一统江湖后,接下来怎么走?">
青腾大学学员(青腾-长江未来商业学堂三期)、丰巢科技CEO徐育斌
徐育斌的设想或者说商业模型是好的,但老鬼还是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丰巢的适用和应用场景够不够多元,这里既包括上游输入流量的电商平台,也包括末端消费者的交互需求;二是对手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以及整合力度。
姑且以“老对手”菜鸟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刚刚结束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全线All in新物流,而且提出一了整套解决方案。菜鸟基于新技术、新零售和全球化的新物流解决方案,当然不是针对顺丰(丰巢)的,但客观上却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比如说末端派送解决方案,菜鸟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既有辐射三公里商圈的盒马、商超配送;又有立足社区、学校等快递收发一体的菜鸟驿站;还有社区快递柜的两个补充形态——大到容纳600-800件包裹的快递塔,小至可以入户安装的菜鸟小盒;再加上众包物流的点我达,以及饿了么旗下数百万的外卖小哥…总有一个能够满足你。
从单一场景到多元场景,再从多元场景到一体化场景,菜鸟要的就是渗透,而且远不止包裹渗透和社区渗透,是消费场景的全渠道渗透。
2018年5月29日,阿里巴巴和菜鸟宣布战略投资中通,13.8亿美金,持股约10%。双方表示将共同发展新物流,围绕面向新零售的快递、末端、仓配、跨境等物流服务展开全方位合作,并提升智慧物流水平。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渗透。
站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果“丰鸟大战”再来一次,会是什么结果?
- 3 -“丰鸟大战”会不会再次上演,没有人能够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巨头们之间的博弈永远不会停下。
上述我们提到的丰巢CTO黄明在阐述丰巢未来发展愿景时提到了一个方向:AI+快递柜,打造行业新标杆。引入AI及物联网技术,加入人脸识别的丰巢快递柜,将会取消掉现在的输入寄件码过程,消费者仅需扫脸即可完成寄件相关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得丰巢快递柜更加智能。
这一连串简便操作的背后离不开一个核心支撑——腾讯云。黄明表示,腾讯优图为丰巢提供的三方面技术支撑:实名认证、人脸核实以及人脸检索。
对于腾讯云的技术保障和支撑,黄明表示,“丰巢在全国各地100多个城市,有大概10w+个快递柜。面对庞大的数据,腾讯云、腾讯优图在响应速度和人脸识别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在实际效果的展示上,都良好的满足了丰巢智能快递柜的需求点。”
更有意思的是黄明对二者合作关系的展望:“丰巢将会与腾讯云建立更多的合作,我们信赖腾讯云的服务和安全性,没有必要自己重复建设,这样我们可以把技术团队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开发,和其它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平台建设上。”
很显然,面对老鬼之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丰巢早就备好了B方案,而且已经付诸行动。
丰巢收购速递易!一统江湖后,接下来怎么走?">
- 4 -
时间再拉回至2017年7月6号,对王卫来讲,应该是一个很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从深圳来到北京,受李克强总理的邀请走进中南海,与其他6位专家和2位企业家共同参加经济形势座谈会。
从中国政府网的报道中,我们得知:“他(王卫)讲了顺丰对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布局,还向总理介绍了内部推动‘双创’的情况。通过鼓励员工创业,公司则是投资人,一个自提柜的创业项目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
这个“自提柜”项目,当然就是丰巢。能把这个项目作为成果向总理汇报,也足以看出王卫对丰巢的认可和重视。在王卫看来,丰巢虽然是公司母体(顺丰)和外面(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之间进行孵化的一个项目,但其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尤其与合作伙伴们的协同共享和互联互通中占据着非比寻常的地位。丰巢既是一个“利益联合体”,也是一个“数据集成和驱动器”。
新物流时代,面对对手的布局和渗透,事实会向着这个方面演变吗?借用徐育斌的一段话来做结吧——
商业没有对错,但是江湖会有风波;未来是不可知,风浪都要涌起。坚持本心,极致精进,顺势而为,一切让时间去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