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30 日 G7 伙伴大会现场,G7 创始人、CEO 翟学魂问普洛斯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梅志明:“未来五年,什么是你一定不想错过的机会?”

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投资人的回答会是计划经济。在梅志明看来,无计划,就无序;无序,就无效率;无效率,就无法降低成本;因此,他口中的计划经济还要加上一个前提,即数据支撑下的计划经济。
老翟追问,如何抓这种机会?梅志明的回答是,我们的基因对新鲜事物的应变能力不强,所以我们会看哪些东西十年二十年不会变,在此基础上把规模做大,把生态做丰满。
事实上,G7 正好是这种逻辑的完美映射,其将自己定义为行业的基础设施,从伙伴大会现场来看,上下游伙伴的聚集,也正在构建起一个丰满的生态。
战略调整的逻辑
过去 2 年,G7 的增长要比过去 8 年还要快。
从数据来看,其平台所连接的重货运卡车超过236万台,每日跟踪超过1.7亿公里的卡车运行轨迹,日均上传平台数据超过7.8TB。
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到 10 年的维度来看,这个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发现就是数据的价值在增长,设备的成本在快速下降,尤其是随着获取数据的成本越来越低,企业跟客户一起创造大规模的数据的时候,数据产生的价值就更大。
基于此,翟学魂总结了物流数字化的一个底层逻辑:“产业互联网供给侧的服务是一个不断重复‘投入新数据,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G7过去几年在“安全、装备、结算”这三大战役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这一底层逻辑的验证。
1)物联网即安全。G7 在行业内首创“IoT硬件+平台算法+人工干预”的安全系统管理模式,业务开展三年来,G7所服务的安全客户整体事故率下降19.9%,千公里高风险下降49.3%,保险赔付率下降40%。

这不仅为大量车队和司机改善了安全驾驶环境,也为货车保险成本结构优化、合理定价探索出可行路径。如今,独有的「G7安全分」已成为部分物流企业、司机、保险公司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数据基础与互信纽带。显著的安全管理成效,让 G7 明确认知到:在安全管理上,有数据就有「保险」,有投入就有回报。
2)物联网即装备。翟学魂认为,产业的时代,通常由一代装备定义,未来的时代应该是货运机器人网络时代。基于这一对大势的判断,过去几年 G7 提出了装备智能化、装备服务化的概念,无论是G7 与普洛斯、蔚来资本投资成立的重卡自动驾驶公司嬴彻科技,还是 G7 与普洛斯合资成立的云挂,其成立时间节点都在 2018 年前后。两年多时间里,在智能化方面,嬴彻科技自动驾驶 L3 级卡车将于 2021 年底量产交付,云挂所拥有的智能挂车资产数量也已超过 10000 台,成为物流市场上车辆资产增速最快的公司。
3)物联网即结算。在伙伴大会上,翟学魂多次提及,G7 现在包括将来,都不是一个交易平台,但是结算方式是产量与交易效率最真实的反映。因此,G7会深入场景中,针对性解决每一个交易难题。以煤炭、钢铁等大宗物流为例,在旺季各类矿区、场站门口货车排队问题严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高碳污染。G7 对此场景开发出「无人值守磅房」,看得见的是司机无需下车、10秒进站,效率提升18倍;看不见的是多个业务方线上流程打通、司机运费秒结到账,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人少走路。
三大趋势,增长新动力
过去几年里,G7 开始从普货物流走进煤炭、钢铁等大宗物流领域。从增长的维度来看,这个过程中, G7 的扩张不是单纯的横向扩张,不同于过去类似一辆车这样的单点数字化,其开始呈现出产业型渗透的能力,至少是线性纵向扩张。
翟学魂表示:“如果说过去的G7一直在做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那么未来G7 要做就是将这些基础能力充分连接、贯通,让数字化的价值指数级呈现。”
这种走进产业的过程中,G7 也有产业数字化时代的三个判断:
1)全链贯通。过去公司的数字化做的是把一个一个的点数字化,现在客户的呼声是,“你不能再给我一个系统了,我只需要一个系统,把司机、油、论坛、货这样一个个节点的数据贯穿起来,才能达到效率最高。”
以滨拓物流为例。这种全链贯通之下,人的管理边界在扩大,原来一个人管车的边界在 20 台,现在可以升级到 200 台。同时账也算得明白,一趟活有多少利润,人人都知道。
2)腰部崛起。中国物流运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纺锤型结构,中小物流企业占到80%以上,其中10-100台车规模的小车队占到30%以上。但在过去十年,数字化的升级主要由产业的大型平台和企业主导和推动。但未来,产业数字化已进入深水区。翟学魂表示,物联网与AI 技术越发成熟,性价比突显,处于纺锤型腰部的中小企业将迎来整体性数字化升级机遇,他们将继续维持运力市场丰富多元的格局,同时他们会因为物联网技术和数字化经营不断进化并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

3)从白到黑。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创新消费物流;后十年,物联网改变生产物流。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快递快运行业迎来重大机遇,带着条形码「白货」物流经历了黄金十年。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红利见顶,消费物流的发展进入平台期,在「黑货」物流需求的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渐成熟的势头下,「大宗物流」将接棒飞奔,开启新一个黄金十年。

这几个趋势同样意味着,接下来,G7 一定要做时间的朋友。
“面向伙伴,我们有两个坚定的选择。第一个,我们要交十年的朋友,接下来我们即不追求收入,也不追求 GMV,最重要的追求是有多少成长型客户,因为跟 G7 的合作变得更成功;第二个,从‘白’到‘黑’,我们要做数字化供应链的先行者。”翟学魂说道。
成功如何复制?
回顾过去两年时间,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大宗物流新领域的扩张,还是 G7 与合作伙伴孵化出的类似嬴彻科技、云挂等新物种,都能在短时间内跑通商业模式,并得到高速的增长。
要知道,不同于 2C 市场烧钱补贴的打法,2B 赛道的数字化有着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
而翟学魂认为:“我觉得2B的数字化跟2C有根本区别的,看起来有点慢,但有时候又不慢,一旦突破了临界,临界点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已经证实了这个数字化的方式可以解决问题时候,行业的主流客户会迅速跟进。”
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市场,G7是如何复制成功的?其有着自己的方法论。
对于翟学魂这样带有明显理工科标签的创业者而言,从来不相信只要改变一下流程、交易方式等就能带来效率的根本提升。在 G7 看来,效率上的根本提升,需要有生产力的变化;只有参与到新的数据、新的生产要素驱动下的效率提升,企业才有生存价值。
因此,复制成功的第一步,G7 首先要在生产力变化的节点,选效率倍增的机会。而是否要抓这个机会,还有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物联网是第一生产力。在效率倍增的机会里,物联网重要不重要?如果这个机会里,物联网很重要,这就是 G7的菜。对G7来说,其要做的事一定是物联网创造智能服务平台。
第二,朋友圈要共赢。G7选择做的事情,更倾向于跟产业里最优秀的公司合作来做。这个链条里,大家要实现共赢,而不是说你不跟我合作,我自己搞一个厂。
整体来看,有结果的技术,有长期的朋友,有灵魂的伙伴,这或许才是 G7 高速增长、复制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