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家复合业务的企业,远比单一业务要更困难。这是在过去几年间转型中的德邦一直要跨过的门槛。战略转型,意味着资源配置、人员结构等都要有所调整。快递与快运业务之间如何平衡、如何配合,考验的是德邦在战略上的定力与坚决,也考验其网络的整体运营能力。
可喜的是,目前德邦转型已经初见成效。据8月26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德邦实现营业收入148.89亿元,其中快递业务营业收入为91.6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已提升至61.58%。
今年4月份运联智库与德邦投关(IR,投资者关系部)交流时,他们提到,因为零担快运业务是德邦现阶段利润的主要来源,过去的两三年中,快运业务为支持快递转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随着大件快递业务逐步成熟,德邦会加大对快运业务的投入。
从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的数字可以看出,经过初期转型的阵痛后,德邦开始掌握了新一轮的业务协同发展,快递、快运双双实现了高速的增长。
快递、快运两开花德邦迎来新一轮业务协同
今年上半年,德邦的快递与快运业务的增长都非常可观,其中快递业务营业收入91.68亿元,同比增长33.67%;快运业务营业收入52.80亿元,同比增长18.76%。这两项占据总收入 97.04%的业务,为德邦总营业收入贡献了28.16%的增长率。
向快递全面转型后,德邦的快递业务一直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在2018年就超过了快运业务,成为德邦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
德邦结合自身大件基因优势和战略定位,逐步完善大件快递运营配称体系,近几年其货物破损率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德邦持续加强快递业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前端网络、提升货物运输时效及品质、加强中转分拣自动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了大件快递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今年二季度的数据来看,德邦快递业务全链路时长同比下降2.7小时,快递破损率同比下降 8.3%。

虽然快递业务起步较晚,票数及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整体业务量相对同行仍然偏低,规模效应不显著,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但从去年开始,德邦全年快递业务毛利率水平就有明显修复。
其一,是因为德邦确立了有价值的收入增长方向,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收入与业务量同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德邦依然延续“有价值的收入增长”核心方向,以高质量交付驱动业务可持续、稳定增长。
其二,随着业务总量不断增加,网络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即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德邦依然保持着自己前进的节奏,在大件业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储备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幅投入。虽然这在一段时间内增加了管理成本与建设成本,但长期而言,德邦前期的投入已慢慢进入兑现期。
正因为网络潜力的释放,德邦才能在产品单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递、快运业务的双增长。未来,随着大件快递业务各环节应用技术不断成熟及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收转运派各环节效率有望持续提高,德邦才有可能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拥有更大的价格调整空间,以更灵活的方式应对行业竞争。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过去几年为了配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德邦的快运业务采用了偏保守的竞争策略;但随着战略的初见成效,德邦已经开始调整快运发展节奏。在新的经营策略指引下,今年上半年德邦快运业务恢复正向增长。长期来看,凭借更成熟的运作模式、长期积累的行业声誉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大件自动化技术,德邦的快运业务会进一步巩固快运业务领先优势。
此外,德邦快运业务与大件快递业务在客群上本就有一定的继承性,双方的网络融合度较高,在下一阶段,快递业务可以反哺快运发展,借助快递末端的不断延伸,快运业务网络覆盖率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链路时长稳步下降,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持续改善运输品质。

扎实的运营网络是德邦平顺转型的基础
很早之前,德邦就认识到畅通全国、高效、均衡、稳定的网络是其获取客户、持续经营、维持竞争力的核心资源。转型之前,德邦也正是凭借着这些因素长期占据零担快运的龙头地位。
转型期间,德邦也将这样的经验运用到大件快递市场,一直持续加强大件业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前端网络、提升货物运输时效及品质、加强中转分拣自动化等方面不断发力。
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德邦共有营业网点30486个,分拨中心143个,已基本实现全国地级、区级城市的全覆盖,分拣产能同比提升19.30%。
德邦目前快递员数量超过6万人,其通过高度重视快递员的成长,在不断提升收派效率的同时注重保证末端服务的稳定性。密集的营业网点与精心培训的快递员、接送货员,保障末端收派服务品质;直接控制的转运中心与运输线路,既能有效控制货物破损情况,又能保障运输时效。
在干线运输方面,德邦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及先进的技术应用,提升了车货匹配度与车辆装载率,减少了外请车的使用,加大了成本更低的自有运力投入,自有运力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1.50%快速提升至55.70%。
在实现快递、快运双向快速增长的同时,德邦在业务平衡和融合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从重量维度更科学合理地切割产品,简洁易懂的产品从起点提升客户体验;
其次,调整对应配套设施以适应新产品类型的变化,通过铺设重货分部、配置重货快递员及配套收派工具等方式构建大件网能力,合并、撤销或搬迁低效网点,清晰定位重货分部、快递分部功能;
最后,通过操作流程完善、IT 系统支撑、职能人员配置、管理激励与组织支撑等底盘建设保障运营交付能力。
报告中提到,目前该项变革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公司已初步启用200多个重货分部,通过外部招聘或内部转岗方式拥有重货快递员近千名,操作流程不断调整、适应。新模式运作成熟以后,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更清晰的产品呈现、更快速的响应能力、更低的运作成本带来更灵活的报价空间,带给客户更优质的全流程体验。
强大的人才体系与组织能力,也是德邦能较为平顺地度过转型阵痛期的重要因素。从去年开始,德邦快递发挥直营模式管控能力优势,通过后端管理撬动前端运营优化,加大了后端职能资源投入,保证基层人员薪资竞争力,提升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德邦于2020年末对基础操作人员进行了一轮大范围的涨薪。
在2021年半年报中,德邦对与韵达签订的合作协议也做出了说明。双方将在市场拓展、网络优化、集中采购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各自领域的业务能力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期实现提升市场占有率、降本增效、增强双方持续盈利能力及提升品牌机制的合作目标。双方将根据协议精神持续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自协议签订以来,合作双方各模块相关负责人员积极展开对接,在场站、运力、末端、采购、联合开发客户等模块进行多轮探讨,盘点可合作空间,并初步达成了一定的合作成效。
早在去年,双方即将合作的消息披露时,运联智库就曾提到,德邦与韵达合作后会充分利用各自领域的业务能力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凸显规模效益,降本增效,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及提升品牌价值。
今年上半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不少物流企业都感受到了发展放缓。在行业运输成本整体上升、价格战加剧的情况下,德邦虽然放弃了部分盈利空间,但也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下半年属于传统物流旺季,随着价格竞争趋缓,德邦在收入规模整体相比上半年扩大的同时,成本、费用整体得到有效管控的情况下,其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转型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而企业是在曲折中学习成长的。至少从目前来看,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德邦依然保持着自己前进的节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德邦在市场变幻面前的战略定力,会回馈给它应该收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