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主机厂+物流巨头”,能否重塑汽配供应链?

“主机厂+物流巨头”,能否重塑汽配供应链? 运联智库
2021-08-30
134
导读:从供应链由上而下的整合时代,已经到来了。

第2681期

从供应链由上而下的整合时代,已经到来了。

近日,沃尔沃汽车与京东物流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全国售后供应链仓网规划、预测补调、末端配送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主机厂+物流公司的模式最近几年非常流行,之前宝马和顺丰的合作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新车销售量逐年下降之后,售后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上体系外的连锁维保平台开始大规模布局。即使4S体系还能占据半壁江山,但说完全没有压力也是假的。

主机厂+物流巨头模式开始流行

据了解,根据此次合作的内容,沃尔沃和京东物流将进一步整合供应链物流资源。通过优化售后配件供应网络的布局,使库存更加前置且更接近经销商。 
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主机厂在自有的零配件供应链上建立前置仓体系,可最大程度匹配经销商的需求,进行灵活的仓网布局并实现动态调整,还能利用大数据构建智能运算补货模型,实现供应链的精益化补货管理。 
根据规划,达成合作之后,沃尔沃汽车配件仓库将由原来的4仓变成8仓,将至少有超过半数的经销商配送周期得以提升,还能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浪费。 
双方还将在行业首次提供配送到家的个性化服务,通过配备专业的客服团队与365天不间断服务的供应链保障,全面提升沃尔沃车主的售后服务体验。 
除了仓储物流层面上的合作外,沃尔沃同时还可以和京东物流分享大数据运作。双方还将依托京东物流在库存布局、智能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实现配送物流全链路的数据生产透明化、可视化,提升整个供应链条的周转效率与决策智能化水平。 
看完了沃尔沃与京物流东的例子,我们再来看看前不久宝马和顺丰合作的例子。宝马上个月在合肥地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零件配送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成都、佛山和沈阳之后,宝马在华设立的第六家零件配送中心。 
说白了,其实这个配送中心就是所谓的中心仓概念。顺丰供应链为BMW合肥零件配送中心定制化提供近9万货品库位,无论是大宗零件还是小宗零件,都可以进行科学系统化的分类与存储。

前置仓对汽配供应链有多重要? 

作为易损件供应链平台,交付是维修门店对平台的核心诉求之一。如何用更快的速度将高质量配件送到门店,有赖于线下服务网络的搭建。这也是中心仓、前置仓诞生的前提。而相比之下,前置仓在近几年收到的关注又远高于中心仓。 
前置仓不是简单的把大仓库拆成小仓库再去配送,那样还是一个纯粹的电商思维。换个角度来思考,前置仓的模式本质上是用更小的仓储面积,去兑换更多的货物SKU。换句话说,就是前置仓用小店的低成本模型,做出大门店的品类广度和服务深度。 
汽配供应链的前置仓模式之所以会出现,是随着人们在汽车消费上的提高、后市场企业采购需求增大而引发的。 
车主在有车辆维保需求发生时,总是希望能早一点拿到车,这就取决于终端汽服门店的服务响应速度。当然,门店提供服务时候,产品依然是关键,这就需要考验仓储和物流配送能力。前置仓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汽车后市场走上“新零售”模式之后,前置仓追求的就是大店的规模化和小店的便利性的结合,是大和小之外的第三条道路。那就是近而且全,又有品质,这也几乎就是新零售的终极目标。
但从目前的车后市场供应链环节来看,前置仓的模式依然还在探索的过程中,前置仓的运营成本非常高是不争的事实,是经营的一个痛点。前置仓需要建立网络来进行覆盖,一线城市要达到完全覆盖,可能需要10个以上的前置仓。目前以自建为主,因此前期投入非常高。

汽车后市场的未来——修配融合

“修配融合”这个词,近几年在行业中的讨论次数并不亚于“颠覆”、“赋能”等。但修配融合说起来就四个字,但真的要事实起来,却并不容易。 
汽配(供应链)处于上游零部件制造商和下游经销商、终端门店之间,这条供应链并不是只有买卖一个职能,其中还涉及到售后、仓储、物流、金融等多个重要环节。 
当前汽配传统的分销模式为零配件厂商——各级批发代理——汽修门店——终端车主。环节繁多、战线过长的渠道模式,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而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协同管理。上游企业策略规划难以执行、突发事件无法及时应对等现象,严重影响经营效益。
而汽配电商现状则是份额偏小但前景广阔,相比于传统渠道,汽配电商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主打的就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和费用。 
以汽配龙为例,汽配龙APP不但提供了高效的采购模式;同时,客户端中植入了SaaS系统,门店经营者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持续优化门店经营。 
这样一来,就大大节减了b端汽修门店老板搜索产品或者车型时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又避免了因为数据的不完善,造成的潜在客户流失。
再来看近两年的轮胎行业。从顶部的轮胎制造商,到中间的轮胎代理商和经销商,再到下游的轮胎零售店和轮胎服务店,都经历着不小的冲击。停产减产、破产清算,取消代理资格,关店和转让之声不绝于耳......
轮胎行业的“中间商”,其实并不是一个“纯搬砖”的角色。整个轮胎替换市场存在那么多年,必然是有其道理的。 
发展到后来,其实无论是厂家或者代理商,基本都停留于之前成功的惯性之中,看看那时候的钢铁贸易市场,也是同样遇到了瓶颈。尤其是大家都没有感受到来自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冲击。 
而当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一步。所以,大数据对行业的改造是一定会发生的。
所以,主机厂联合物流企业搞事情的案例,提醒着我们每一个还在经营汽配生意的同行,从供应链由上而下的整合时代已经到来了。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运联智库
热爱物流的人每天都在看!运联旗下媒体平台,关注物流业,关怀物流人,提供市场动态、案例分析、趋势研判、社群链接。十一年来,运联始终聚焦物流行业,助力企业成长、传播行业价值、推动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了物流行业发展。让世界重新看见物流!
内容 6981
粉丝 5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运联智库 热爱物流的人每天都在看!运联旗下媒体平台,关注物流业,关怀物流人,提供市场动态、案例分析、趋势研判、社群链接。十一年来,运联始终聚焦物流行业,助力企业成长、传播行业价值、推动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了物流行业发展。让世界重新看见物流!
总阅读1736.5k
粉丝5
内容7.0k
活动推荐 查看更多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主机厂+物流巨头模式开始流行
前置仓对汽配供应链有多重要? 
汽车后市场的未来——修配融合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