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通、圆通、申通、百世、韵达、极兔6家快递公司,陆续在内网发出通知,规定9月1日起全网派费上调0.1元/票。
派费是指快递员派送一件快递的收入。若按日均200单估算,快递员每月可增收约600元。
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围绕派费上涨能否落实、谁来买单的讨论不绝。成本管控精确到分的快递业,一毛钱的涨幅,也能牵一发动全身。
步调一致
这次派费调整,6家快递企业步调一致,实施时间相同,上调幅度也一致。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向《21CBR》记者表示,这与落实快递员群体权益保障政策有关。
7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7部门联合提出,适度调整快递员派费水平,逐步建立合理的派费机制;取消不合理罚款项目,遏制“以罚代管”。

“快递行本身也处于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键阶段,需要企业完善人力等保障。”杨达卿说。
快递员的收入主要来自收件和派件两方面,收件靠电商件支撑,快递员收入大头在派件。近两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几大巨头开启凶猛的价格战,纷纷下调末端网点派费,压缩成本,快递员收入大减。
杨达卿表示,业务增量难增收及相关算法管控,人性化缺失,快递一线人员流失率高,影响加盟网点稳定,新举措旨在巩固行业根基。
目前,快递公司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一种将派件收入、支出分别计入上市公司营收和支出,如申通、圆通、韵达等;另一种则由揽件网点直接结算给派件网点,不纳入公司营收体系,比如中通。
为了将这一毛钱真正落进快递员口袋,快递公司们制订了严格的规定。
例如:中通特别强调,所有网点现有派费标准不得下降,上涨费用直接发到掌中通App;圆通要求各大加盟网点不得随意截留等;极兔成立快递员权益保障落实稽查小组。
不过,通达系都属于加盟制,利益分配复杂,除了中通,其他通达系的派费多由加盟商网点结算和发放,上调派费带来的成本增加,将直接触及末端网点敏感神经。
快递员真正拿到这一毛钱,并不容易。
明升暗降?
记者询问极兔、韵达以及百世的几位快递员,均表示网点未收到提高派费的通知。
一位广东二线城市的的中通快递员刘煋告诉《21CBR》记者,其所在网点派费为8毛/件,之前4毛钱直接打到掌中通App账号,剩下4毛由网点发放,通知出来后,负责人通知不涨派费。
“理由大概就是说,本来已经没钱赚了,还多发一毛,怎么经营?现在是系统账号多一毛,然后网点少发一毛,到手还是8毛。”
刘煋也问了同区域其它的通达系快递员,都表示不涨派费,“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一直都是在下降,怎么可能会涨?”
社交平台上快递员关于中通派费执行情况讨论
不同地区的网点执行情况和应对措施也不统一,比如有韵达快递员在社交平台称,已经收到涨价通知。
在部分快递员看来,此次派费涨价,实则是“明涨暗降”,很多网点提前降了派费。有极兔快递员告诉《21CBR》记者,所在网点的派费,最早是1元,今年降到8毛。
除了派费,隐藏在暗处的,有各种罚款。刘煋称,每次工单发下来,都有各种不明罚款,每个月基本都要被罚300元以上,“有些事情,明明不是你的错,还是得罚钱。”
一位河南中通快递员向《21CBR》记者表示,网点还没通知是否涨价,但是,最近临时通知面单费用上涨2毛,面单是由快递员从公司购买,相当于涨费又转移到快递员身上。
派费的增加,受限于末端加盟网点残酷的生存压力。
“前几年还能看见利润,现在不死就是赚的。”一位宁波地区的通达系承包商江林告诉《21CBR》记者,去年开始,一级网点给其发放的派费,由1.28元下降至1.18元,他给快递员的派费一直是9毛,因为不敢给他们降。
2020年,6家公司快递业务总量690亿件,按照今年1-7月行业42.9%的同比增幅,全年预估将达986亿件;若按1单多1毛计,这笔账单高达百亿。
归根到底,涨派费出发点固然好,但谁都不愿为此买单。
寻找出路
短期内,没有迹象表明派费上涨会传导至消费者端。杨达卿表示,在快递企业胶着竞争状态下,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的操作空间不大。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向《21CBR》记者表示,涨费若由总部承担,会直接减少本来微薄的利润,公司一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现阶段,有人选择向电商客户“伸手”要钱。据了解,圆通、韵达等公司已下发客户通知,自9月1日起,揽收的所有快件上涨1毛/票。
根据惯例,这笔钱是发件网点承担。由于快递非常依赖电商客户,电商又对价格敏感,派费上涨的部分,很难持续转嫁给电商客户。长期来看,最终涨费只能由消费者来买单。
“派费提升可能只是第一步,后续中转费、面单费等其他环节成本的提升,会给快递公司带来一定利润压力,缓解这些压力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快递价格的提升。”赵小敏预测,快递价格会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
另外,快递业也在寻求“抱团”模式,提高人效以自救。
许多地区的不同快递加盟网点,抱团取暖,整合资源,实现“快递统仓、末端共配”的模式,即由多家快递企业分别揽件,再统一集中派送,借此节约时间,增加派送件数量,解决网点派费下降后的生存难题。
江林称,他旁边的区域已开始试点合派模式,好处是一条街能送出来四五百票,且速度快,但是快递员只能拿6毛左右派费。“传统模式下,一家快递需要一个人送很大区域,费时间,但是一个很小区域,几家快递放在一起送,派件量多了,派费就可以降低,网点赚的就多了。”他解释说。
无论何种模式,快递员工作量繁重,消费者期望的“送货上门”短期仍无法实现。“通达系服务很难提高,件太多了,快递又不能推迟送,都需要当天送完。”刘煋称。
江林也提到,目前70%的快递配送至驿站,只有街边和村里的快递会送到家,“一个小区那么多楼,全部送上门不现实。”(文中刘煋、江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