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由「新经销」主办的「2021年(第四届)中国快消品大会」论坛上,唯捷城配CEO王琦作了《从社区团购履约体系,看商流和物流分离的趋势》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王琦演讲内容整理:
非常感谢新经销又给我一次露面的机会。这两年露面比较少,今年也是唯一的一次。
社区团购本身就不用介绍了。因为这两年它几乎是整个零售行业的话题之王,所有人都在谈它,对行业的影响很显然是情绪大于实力。有的人很爱他,认为是最大的机遇,包括我一个好朋友。他原来是做直播渠道的,社区团购火了以后,去年他找我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以前淘宝成就了很多淘品牌,社区团购是不是也有机会做一波品牌起来。
也有人很恨它。我的朋友圈里面做传统实体零售是比较多的,一看到政府打压社区团购的文章就热烈转发、积极评论,说其是一个怪物、伪需求,未来对行业、对社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但是,对比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社区团购最近有一些冷却,看空的人也多了起来。如果从逆向思维来讲,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要贪婪。这个时候聊聊社区团购,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社区团购有它的独特价值。首先,它把选品的权利部分让渡给了消费者,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选品,对所有零售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今天社区团购平台愿意与消费者共建选品能力,意味着货架的建设开始有了互动。
第二个是,社区团购通过预售制,快速提高商品的周转,大幅降低了商品的损耗。这对生鲜品类有特别大的价值。
第三个是,社区团购通过末端自提或者团长免费送货上门,大幅度降低了履约成本。
基于以上简要的小结,可以看出,社区团购本身是一个有价值的新渠道。但是,这个渠道有没有像这些巨头想象得那么大,今天还不知道;其模式和业态还在演变,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认识社区团购的终局,或者阶段性的价值。
我是做物流的,给大家分享一下履约结构的问题。社区团购的物流体系是通过共享仓、中心仓、网格仓、自提点,最终高效实现了商品的履约交付。
这个结构的先进性受益于两个方面。第一,社区团购平台作为供应链的链主,定义和影响了更长的链条和更多的环节。订单交易的驱动,极大提高了运营的计划性,让履约变得更有效率更稳定。
第二,由于社区团购是线上交易、线下履约的新业态,对比传统零售企业来讲,社区团购平台的信息化程度很高,比传统零售耦合更紧密、履约更高效。即使对比原有的远场电商,比如京东和淘宝天猫,社区团购履约成本、交付效率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
社区团购在客户价值的导向上也发生了变化。很早以前,「新经销」就有文章说到,“社区团购起于流量,终于供应链。”早期大家都抢流量,互联网巨头最擅长的也是抢流量,擅于用高补贴拉新复购留存。而政府不太喜欢这个不公平的方式,也出台了不少政策限制这样背离商业本质的扩张。也是由于补贴造成的巨额亏损,造成了今天不少人质疑社区团购这个模式,是不是成立。
今年,美团优选200亿元的亏损盖不住,很多平台也都倒掉或者大规模收缩了。但是,不能因为选手的表现不好就去否定赛道。过去B2B的赛道上,投入的资金数以千亿计,结果是血流成河,死尸遍野。但是B2B本身没有价值吗?其实是有价值的,交易效率更高、品类更齐全、履约更高效。
社区团购赛道还有好的选手留存,比如广东的彩华悦合集、福建的万全、河南的莲菜网等,都做得不错。巨头碾压之下,还是有不少本地的社区团购没被打死的;包括兴盛优选,去年在湖南取得了成绩,也证明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只是,巨头下场以后,他们太依赖于高额补贴起量的路径。
去年,我去拜访过一个高举高打的平台。他们说一天补贴一个亿,因为我没有见过大钱,听说一个生意一天亏一个亿,这个时候你会真的感觉——有钱真好。我们做传统产业比较小气,说你们不用亏这么多,自己刷单少一点,要用生鲜做促销,不要用标品被薅羊毛,采购腐败也控制一下。他们说,你是做传统的不理解,速度和规模是首要的,投入不是问题。我只能说,不同世界的人是没有办法交流的,不能同频。
有点名气的社区团购平台,唯捷成配都合作过,但是我们也不会盲目合作。这几年被互联网“渣男”伤害得还少吗?!年初的时候,我和团队说社区团购平台很快就会分层,社区团购竞争会从流量转向客户体验;只有提升客户价值,这个生意才会成立,因此履约很重要。
盒马集市在国家政策出来之前,他们的团效、复购率和订单量是持续增长的。人家就没有下行过,其他的平台有补贴就上去,没有补贴就下去,好像过山车一样。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商品好送货准时,他们就会愿意买,反之就不愿意买。
说句得罪人的真话,今天所有社区团购的平台中,只有盒马集市拿消费者当人。可以去盒马集市的仓库看一下,每天所有周转箱消毒、环境消毒、人员测温、健康码管理……流程都非常严格和规矩。其他平台不愿意拿消费者当人,我们当时收到有些平台的西红柿都烂了,还要网格仓送出去。这种情况下团长和顾客肯定要骂啊,但是平台指示要送,说不送的话就要缺货率考核就不达标了。
回到今天的主题,为什么商流和物流分离?商流和物流发展的时代变了,过去物流是交付,空间转移;商流就是交易,所有权转移。从履约情况来,传统的经销商、传统的电商和社区团购,整体履约的节点设计和运营管理差异比较大,社区团购在履约上有充分的先进性。
去年,我跟一个啤酒头部品牌商的大区老总聊天。他说社区团购比B2B 有价值。第一,社区团购能够抓住C端的订单做增量市场,这在存量市场博弈的当下,非常重要。第二,社区团购的交付真快,哪怕是农村的顾客今天下单,明天货就到了。如果社区团购的履约体系在未来向更多的品类和渠道开放,那么很有机会成为新一代商业的基础设施。其物流的竞争力非常强。这也是为什么巨头要投入几百亿做这个事。
他认为,社区团购可以成就两个商业业态:一是电商新平台,媲美京东;二是物流网络,媲美“三通一达”。当然,能不能做到还要交给时间来检验。
由于渠道碎片化不可避免,商流和物流分离的趋势也必然来临。如果把个人消费者作为中心来看,不超过50米就会有自动售卖机,不超过500米就会有便利店,不超过3公里就会有前置仓,不超过5公里就有卖场,超过50公里就有电商。今天的消费者是被各种渠道层层包围,以后不太存在主流的渠道或者一个渠道能够垄断市场。流量迁移的成本很低,迁移规律还不可预测。
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零售的新业态和新渠道会越来越多。在这个市场里面做生意的伙伴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化整为零;如果你想做更多的生意,天上的生意要做,地上的生意也要做,传统远场电商、近场电商、直播电商、各种各样的线下实体店都不能放弃。全渠道的竞争是新常态,全渠道的履约靠自身是无法实现的,社会化的专业物流服务商是服务全渠道交付的最佳选择。
这里我介绍一下唯捷城配。我们成立了六年多,主要服务商超和餐饮两个行业的品牌商、分销商和连锁终端客户。之前,有股东批评说我太贪心了,应该只做一个行业市场。去年疫情开始的时候,餐饮业一塌糊涂,商超增长迅猛,股东说原来是做风险对冲。其实,唯捷城配不是看细分市场,看的是品类;因为品类决定客单价,品类决定场景,品类指引我们寻找目标客户群。
这几年,唯捷城配花了不少钱。除了目前大大小小的80个仓库以外,还投了不少钱研发信息系统。唯捷“天穹系统群”可以实现全程透明可视和运作智能化,比如PDA都是语音指引的;智能调度引擎做的也还行,1000个订单不会超过2分钟全部派完;仓库作业看板和配送冷链温控都是实时反馈。信息系统是唯捷很好的效率提升和质量管理工具。
唯捷是以搬货送货为主的物流企业,加了不少科技的属性,希望能够完成布局国内的一张仓配大网,在供应链短链化的新商业时代,给客户提供全渠道履约交付、运营过程数字化和库存管理服务。
以上。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