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力达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6.37亿元,同比上升23.66%;归母净利润6451.82万元,同比下降51.06%;扣非净利润5511.64万元,同比上升31.7%。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5.9亿元,同比上升0.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84.25万元,同比下降83.2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756.21万元,同比上升21.99%;负债率57.08%,投资收益226.61万元,财务费用-607.09万元,毛利率6.18%。
9月8日,飞力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具体内容如下(有节选):
答:1)公司目前的业务以直客为主,国际货代和国内运输有部分同行业务作为补充。直客和同行占比约为7:3左右。近两年,公司累积的数据显示,直客占比不断持续增长(以下所述客户的行业分布指在直客领域的业务分布)。
目前,最大的版块是在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领域。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①电子信息行业收入占比约为33%;②智能制造,包括装备和机械制造,收入占比33%左右;③新能源领域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包括光伏及上下游、电池等相关业务,占比约15%;④汽车行业的上半年收入跟去年基本持平,略微下降了一点,业务占比约5%,去年是9%左右;⑤其他的部分,包括快消品,纺织、及其它相关行业新的业务,共占比约20%。
2)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公司积极与客户进行紧密沟通,利用了公司网络平台和产品多元化优势,以及与客户产业链上下游的长期合作关系,和公司在关键区域里的资源优势,进行订单的交付。同时也导入了诸如联想、intel等全球品牌新客户。智能制造行业里也进行了业务拓展,比如引入全球排名头部的平衡车“9号机器人”项目。
问:后续是不是有昆山自动化库版本的升级?公司数字化科技上的进展?
答:1)过去的四年,公司不断在智慧仓储和数字化自动仓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整体仓储面积达到约88万平方米,运营管理面积仍在持续增加。目前在华东区的昆山、西南区的重庆、华南区饿的东莞、深圳,已经建成的自动化仓库面积约34000平方米,同时,还有35000平方米左右的自动化仓预计9月底启用(包括昆山自动化仓库 3.0 版本,主要是给某知名客户做全球售后备件,以及另外几家客户的自动化仓配套),自动化仓库接近仓储管理总面积的 10% 。
2)未来的规划有两个方面:①协助国际客户进行智慧供应链或自动化仓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需求的配合。过去的一年,已经有20多个不同的方案在沟通,部分已经落地实施。预计未来两三年时间,自动化仓库的面积会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目标,是把自动化仓库的面积提升到仓储管理总面积的20%;
②推进仓储供应链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避免单一的全自动化,努力打造人机结合的运营体系。所有的仓库运营体系中全部要系统化,关键的节点自动化,通过人和机器的组合,用比较低成本的投入改造现有的仓库运营流程,为客户降本增效。计划2024年可以实现所有仓库的数字化运营全覆盖。
答:1)过去的两年,形势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俄乌战争对油价和对欧洲、日本、其他一些国家的生产制造体系的冲击下,部分大型国际制造企业把一部分产能转到东南亚和南亚。供应链重新构建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国产替代的动力和增长趋势非常强劲。
飞力达过去两三年中不断加速建设海外的网络,不仅因为国际货代业务的扩张需求,很大程度上也是发现生产制造领域企业在全球不断重新布局的商机。供应链变长、产能调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所以公司在东南亚陆续建设了一系列网点。
目前,海外网络规划以东南亚和南亚自主建设网点和分公司为主,在欧美以合作战略伙伴为主。截至目前,公司在新加坡、越南、泰国设立了分支机构。
越南是目前整个产业转移的最优先的区域,公司也投入了最多的资源,目前有 5家分公司。生产制造端的仓储运营服务体系中,飞力达在当地是服务体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在越南运营的仓储面积已经接近6万平方米,也是当地是最先实施保税VMI的企业。目前已经为某些大型的ODM企业提供保税VMI。从今年上半年启动,现已进入稳定运营期。公司也为欧美、台系的ODM企业和陆系的ODM企业在越南不同的业务开展服务。
越南是公司目前海外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公司预计越南的运营体系也会加快形成,当地业务包括仓储、跨境运输、海运和空运,其中海运、空运包括从中国运输到越南,也包括从越南出口到欧洲和美国。泰国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会开始正式运营,泰国的业务增长在电子信息、汽车的产能和扩展规模速度非常快。
2)对于国产替代,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产能搬到东南亚,同一时间国内的制造企业产能得到了提升。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国产替代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增长机会。
总之,随着全球供应链重构,企业供应链会延长到海外,同时国产替代升级也会加速,早布局的企业会从中获益。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是未来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空间最大的两个机会池。
问:新能源汽车领域成长速度非常快,公司在对新能源汽车客户或者产业链上面的共识未来会不会加大,会不会和一些头部汽车厂商达成重大合作?
答:1)飞力达主要业务赛道是智能制造,特别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这三者的交集是新能源汽车。因为我们做的不仅是主机厂,也包括上游供应链。而电子信息的上游配套供应链企业,现在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企业,所以我们观察到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机会,正努力的在这方面进行拓展和布局。
2)关于头部企业合作,我们会积极与新能源厂商形成中长期的战略合作,目前业务来自主流的汽车企业,包括吉利、长城、蔚来等国内头部企业。我们会争取跟新能源的主要的生产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
汽车的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的上游零部件方面,我们目前与很多大型的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比如与泰科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建立了仓储和运输的相关服务,同时也在探讨如何形成更紧密自动化仓储的基地建设,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让他们跟主机厂之间的互动可以形成更好的链接。
总之,公司积极拓展主机厂的业务,同时也积极地参与主流的新能源企业的供应链建设,服务过程中渗透自动化仓库及运输和分布的相关业务。
问:中国制造业的海外出口出海趋势之下,公司有没有准备在海外投资仓储资源?未来 CAPEX的整体投入规划体量是如何?
答:虽然公司的规模不是特别大,但作为一家物流服务企业,我们非常愿意在关键领域投放资源,建设自己的运营基地,包括仓库、自动化设备、车辆等。
目前在华东、西南,后续将在华南、海外的重要制造领域,包括像越南,设立仓库的自动化设施,以及配套的相关资源,包括运输、土地等。因为政策和其他的因素,海外的投资仓库更加复杂,不排除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海外资源的可能。
总之,公司会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加大关键制造区域和领域里资本的投放,但是尽量不会让这些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带来负面的影响。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ntact@10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