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3个月净亏损近千万,跨境卖家一季度惨败

3个月净亏损近千万,跨境卖家一季度惨败 博哥聊跨境
2024-10-12
222
导读:平台越来越卷,利润越来越低,我们还可以干嘛赚钱呢?

 

在平台越来越卷,利润越来越低,坏消息越来越多的境况下,除了一些老生常谈的保守干法,以下这些内容会给你带来有一些运营亚马逊平台的启发。

聚焦垂直品类的专注型卖家,才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何套现400万美金?

Tom是亚马逊beauty & healthy类目的卖家,2020年底他将自己的品牌出售给了品牌收购方,成功套现400多万美元。

他决定拿着这笔现金去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即打造一个真正的DTC品牌。

现在亚马逊卖家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像Tom这样选择出售1~2个品牌的卖家不少,他们获得充足的资金后,有的选择发展其他优势品牌,有的选择打造下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并不会完全退出跨境电商赛道。 

“兜比脸干净,资金压力太大了” 

此前,亚马逊发布公告,从5月12日开始,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FBA配送费单件费率上调4.3%的燃油和通胀附加费。

在英国,这将导致每件商品的平均配送费用增加0.10英镑。 

此消息一出,卖家纷纷感叹,除了涨价,也没见亚马逊有其他消息了。

事实上,随着各项成本上涨,如今的亚马逊已经是一门重资产生意,特别是库存和物流上的花费,让很多中小卖家倍感压力。

所以经常听到卖家有类似这样的吐槽:“看着流水有几百上千万,但手上却连几万块的现金都掏不出,兜比脸还干净。” 

有人或许会说,疫情极大促进了线上购买,跨境电商卖家的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才是。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确实让跨境电商卖家吃到了一波红利,疫情刺激下,2020年非常多的卖家都挣得盆满钵满,各个大卖的财报也十分好看,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涨的更不在少数。 

但疫情持续两年多以来,原材料、物流、广告费等各项成本居高不下,涨价空间又有限,再加上新人涌入后,价格战愈演愈烈,卖家的净利润不断被蚕食。

很多人发现,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年底算账时才惊觉根本没有挣钱,甚至还亏本。卖家现在的艰难处境,也可以从今年各大卖的一季度财报中窥见一二。

五一假期前,许多大卖集中发布了今年的一季度财报,从这些财报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卖家都只增收,但不增利,更严重的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例如A股新晋跨境电商大卖杰美特,一季度净利润就亏损了908万元,同比下滑165.71%。

 大卖都尚且如此,中小卖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与近两年大量涌入行业的品牌收购方对接,出售1~2个品牌。

这样可以获得充足现金流,然后集中精力和资金,发展手中其他潜力品牌。

 近150亿美元资金流向品牌收购方

 与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卖家相比,品牌收购方掌握着大量的资金。

MarketPlace数据显示,亚马逊品牌收购方目前已经筹集了近150亿美元资金,其中获得资金最多的收购方融资金额甚至高达34亿美元。

 一方有卖的需求,一方有收购的实力,双方理所当然可以快速签订合同,完成交易了?

 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毕竟把自己从小养大的“亲儿子”卖了,有些卖家还是十分不舍的。

与此同时,部分卖家也表示目前收购方给的估值并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认为自己揣在怀里带大的宝贝被贱卖了:

 “——既然是优质品牌,继续做不香吗;

——给到的钱没达到预期,而且我现在做得虽然不容易,但是增长还不错,为什么要卖?

——做了那么久的品牌就这么放弃了,还是挺不甘心的!”

 小编认为,卖家的不舍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品牌卖家确实也实实在在遇到了现金流的问题,而且卖家出售品牌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退出,对于拥有多品牌的卖家而言,出售部分品牌至少可以发挥三个积极作用:

 一、盘活资金。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及。

二、自我优化。对于多品牌卖家,在有限的资金、精力资源下如何获得最高的潜在收益?是多品牌平均用力,还是有取舍的自我优化?现在品牌收购方入场,卖家有了做更好取舍的机会,将部分品牌出售,换取现金流后,投入到更看好的品牌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还可以更快的打造出自己更有优势的品牌。

三、规避未来风险。去年的封号潮和今年一季度的低迷,以及疫情的持续爆发,这些都告诉我们未来的不确定很大,品牌越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此外,每一个品牌都是投注了卖家无数心血的,说是自己的“宝贝”“亲儿子”也不为过,都希望它们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不过往往受限于资金,很多卖家都难以让这些品牌更进一步发展,而卖家的劣势,恰好是品牌收购方的优势,掌握雄厚资金将会给收购进来的品牌带来更好更专业的发展。

 收购品牌markai有资金、更专业

 近两年涌入中国的品牌收购方有很多,但有一个值得卖家注意,那就是专注在中国市场,专注收购中小型亚马逊品牌的markai。

 目前,markai融资金额已经达千万级美元种子轮,并且下一轮融资正在积极推进中。不久前他们在深圳又完成了一个项目的收购。

 据了解,与很多品牌收购方不同,markai的联合创始人同时具备中美基因,其中有多年战略咨询经验的任辰宇来自中国,在美国、亚洲有多年跨境并购经验的Tim Spencer来自美国。

不仅如此,现在markai在深圳、上海、广州均已设置办公室。这些都是markai的决策更加灵活、流程更加高效的重要保障。

markai表示,他们在收购品牌时,能够给到卖家现金,具体为品牌年毛利的3~5倍,且若品牌在被markai收购后,经过运营实现了增长,那卖家将连续1~2年获得利润增长部分的分红。

另外,若卖家继续给该品牌担任品牌咨询,还将会获得额外的报酬。

 至于卖家们普遍担心的数据安全问题,markai也表示,在进一步收集卖家信息前,就会与卖家签订数据安全保密协议,并且收集到的信息会在系统里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相关人员申请访问都需要获得管理员审核。

另外,每一位员工入职时也签订了非常严格的保密协议。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博哥聊跨境
分享跨境实战知识,整合服务资源,助力卖家节约运营成本,带你遇见不一样的跨境世界
内容 400
粉丝 4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博哥聊跨境 分享跨境实战知识,整合服务资源,助力卖家节约运营成本,带你遇见不一样的跨境世界
总阅读195.7k
粉丝4
内容400
咨询
关注
活动推荐
加入卖家交流群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