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参加完Google的YouTube代理商闭门会,脑袋还在发懵。
本以为只是听听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没想到收获颇丰。朋友圈一发,很多人私信要干货,那就随手整理一下吧。
一只猫都能成为网红,我们还有理由不行动吗?
会上认识了几个高手,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一只叫“泡芙”的猫。
没错,就是一只猫,却在海外拥有9000多万粉丝。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如果连一只猫都能玩转YouTube,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
后来与“泡芙”背后的主理人小明交流后发现,他们早已开始布局YouTube,并且有一套完整的变现模式。
几点关键启发
小明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上一个时代积累的优势,不一定是下一个时代的垫脚石,也可能是绊脚石。”
的确,太多在TikTok电商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因为忙于眼前利益而拒绝尝试新平台。这种思维固化很容易让人错过新的机遇。
小明分享了团队的经验:70%的精力维持主业,30%必须投入新赛道。
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的团队总能走在前列——当别人还在观望时,他们已经派人去探索了。
如何将这一策略应用于YouTube?
听了这些,我开始思考具体的操作方式:
- 先安排人手:不要纠结短期收益,先让团队熟悉平台。例如,一位瑜伽垫卖家用两年时间摸索YouTube,尽管前半年毫无盈利,现在每月却能进账20万美金。
- 别指望网红带货:请网红可能带来短期流量,但长期成本太高。不如专注于打造自己的频道,虽然慢,但稳。
- 尝试低成本内容:初期可以用手机拍摄简单的测评视频,快速测试市场反应。
- 保持耐心:YouTube的见效速度远低于TikTok,但它带来的长效收益非常可观。一些两年前发布的视频至今仍能稳定转化。
为何现在是进入YouTube的最佳时机?
小明提到:“地利人和都能重来,天时错过就没了。” 这话直击要害。
- 平台全力支持电商功能:谷歌内部透露,YouTube今年将电商作为重点方向。
- 竞争相对温和:相较于内卷严重的TikTok,YouTube的许多垂直领域还大有可为。
- 用户质量更高:数据显示,在YouTube上的转化率比TikTok高出数倍,同时客单价更高、退货率更低。
- 内容具有长效性:YouTube的内容更像是常青树,而非TikTok式的短暂爆火。
实操建议:如何玩转YouTube电商?
综合多位先行者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 讲故事而非直接卖产品:前期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关注,逐步建立信任后再引导购买。
- 选择细分赛道:避免大而全的定位,专注某一特定领域更容易脱颖而出。
- 设计转化漏斗:从初次接触视频到最终完成购买,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
- 解决收款难题:由于YouTube受众分散,推荐使用类似皮卡宝这样的全球支付解决方案[1]。
结语
小明的话令人深思:“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但不起的鸟儿一定没得吃。”
没有哪项生意可以躺着赚钱,机会总是留给敢于行动的人。
下周我打算组建一个5人团队专门研究YouTube,就算亏点钱也不怕,毕竟错过机会才是最大的损失。
注释:
[1] 该平台仅为示例引用,不代表广告或推广。
[1] 该平台仅为示例引用,不代表广告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