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营销的双刃剑:FOMO与JOMO的选择
本文共约3700字,预计阅读时间8-10分钟。
在电商和社交媒体中常见的语句如“只剩最后5件!”、“再不抢就没了!”、“限时24小时倒计时!”,这些都是典型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营销语言[1]。这些语言试图通过营造紧迫感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然而,近年来一种新的营销方式——JOMO(Joy of Missing Out,享受错过的乐趣)正在兴起。这种方式更注重给予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尊重其决策节奏,传递出“你可以慢慢来”的信任感[2]。
这两种营销方式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品牌与消费者关系中的“情绪张力”。

品牌需要明确的是,在FOMO与JOMO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何时采用“快节奏促单”,何时让消费者“慢慢爱上你”?
FOMO与JOMO适用场景分析
营销趋势正从争夺注意力转变为争夺“情绪归属感”。在流量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关注”已不再是难题,关键在于“被记住”。而影响消费者记忆的因素往往不是产品参数,而是品牌带给他们的情绪体验[3]。
传统的FOMO策略强调稀缺性、紧迫感和限时优惠:
- 限量发售
- 唯一折扣
- 倒计时结束即涨价
但这种策略若使用过度,可能导致用户“审美疲劳”,从而透支品牌信任。
JOMO策略则侧重于用户的自由选择、节奏尊重和内容陪伴:
- “不打扰是我们最温柔的营销”
- “你可以不着急决定,慢慢了解我们”
- “我们更希望你因为真正喜欢,而不是怕错过”
这类表达虽然不够直接刺激,却更能唤起用户的信任感。

品牌应根据用户心理和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策略。以下是用户心理的两个关键阶段:
用户阶段 | 心理关键词 | 建议营销策略 |
---|---|---|
前期认知阶段 | 好奇、犹豫、评估、对比 | 倾向JOMO:用陪伴与信任建立好感 |
决策行动阶段 | 兴奋、冲动、紧张 | 适当FOMO:用时效性推进决策 |
理想的营销模式是让用户在想要的时候,品牌刚好出现。

不同行业的FOMO与JOMO配置建议
为更具操作性,以下总结了几个常见行业的情感动机营销策略。
3.1 3C行业:创造陪伴感
该行业的用户通常以户外运动爱好者和专业健身人士为主,购买决策受真实口碑和耐用品质驱动[4]。
阶段 | 推荐策略 | 示例落地方式 |
---|---|---|
前期引流 | 适度FOMO制造购买动机 | “限量户外套装”“早鸟尊享探险礼包” |
中期转化 | 用JOMO消解选择焦虑 | 用户实测数据展示+真实体验案例拆解 |
后期回访 | 情绪托底与社群陪伴 | “冒险家学院会员福利”“系统定期OTA升级” |

3.2 母婴行业:建立专业信任
新生代父母对科学育儿的需求较高,同时伴有较高的焦虑感[5]。
阶段 | 推荐策略 | 示例落地方式 |
---|---|---|
前期种草 | 内容JOMO传递专业与理解 | 场景故事+科学原理推送:“夜奶时的温柔体验设计” |
决策窗口期 | 适度FOMO赋能节日情绪 | 比如“世界母乳喂养周限时礼包” |
购买后运营 | 陪伴型JOMO延续安心关系 | 售后群答疑+新手爸妈陪伴课程 |

3.3 宠物行业:情感共鸣取代销售压力
宠物行业消费情绪驱动强烈,消费者倾向于相信“真实主人推荐”而非硬广[6]。
阶段 | 推荐策略 | 示例落地方式 |
---|---|---|
前期种草 | 故事型JOMO建立情感联结 | 主人第一人称视角内容+真实养宠故事 |
决策窗口期 | 轻微FOMO引导参与感 | 比如“宠物健康挑战赛限定报名” |
购买后运营 | 陪伴型体验与UGC鼓励 | 养宠社群+经验分享UGC激励 |

情绪营销在品牌转化中的作用
FOMO与JOMO的组合策略优化用户转化路径
品牌通过下单后发送“狗狗健康提醒邮件”及营养师小贴士,形成持续陪伴感,强化了宠物健康管理的角色。
将FOMO和JOMO结合打造转化闭环
以下是用户从“了解”到“转化”的五阶段模型及情绪营销策略建议:
用户路径阶段 | 情绪营销建议 |
---|---|
第一步:被看见(广告点击) | FOMO 提高CTR,如“限量款新品上线” |
第二步:初识品牌(落地页) | JOMO 建立信任感,如“7天无理由退货,慢慢体验” |
第三步:深入了解(详情页) | JOMO 提供决策信心,如“我们不急,你慢慢比较” |
第四步:触发决策(加购) | FOMO 提醒促销时效,如“今日下单,立减50元” |
第五步:成交后(包裹+服务) | JOMO 持续沉淀关系,如“有任何问题,24h客服在这” |
这种节奏化的营销方式使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温度与力度。
适合出海品牌的三步“情绪优化法”
第一步:构建品牌的“情绪画像”
明确用户第一情绪反应是“兴奋”还是“安心”,决策依赖“情绪牵引”或“信息验证”,以及目标是“快速扩张”还是“稳健复购”。
第二步:用数据验证情绪路径是否有效
通过工具分析内容点击率、跳出点,A/B测试文案差异,并结合用户来源偏好分析。
第三步:构建内容与节奏的“情绪闭环”
合理搭配唤醒与安抚类内容;灵活运用不同场景下的促销策略;关注成交后的客户关系维护。
别只是用“套路”推用户,也要用“情绪”陪用户
营销是一段旅程,决定品牌生命长度的是“谁陪得久”。理解情绪节奏、创造安心体验,能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在意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