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价格暴涨,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
一、供需失衡加剧运力紧张
随着外贸旺季来临,航运业率先受益,近期海运价格全面上涨。赫伯罗特宣布自5月12日起,对东亚至北美航线征收旺季附加费(PSS),20英尺集装箱收费1000美元,40英尺和高柜集装箱收费2000美元,涨幅高达150%。
- 全球贸易需求激增
2025年全球物流需求上升,尤其东南亚、拉美市场订单增长显著,但船舶运力供给不足。红海局势恶化导致航线绕行好望角,延长航程10天以上,有效运力减少。 - 区域市场运力争夺
南美地区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加征关税,引发集中发货抢占市场,船公司调配运力至南美,导致西非航线运价上涨。

二、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扰动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特朗普拟对中国商品加征50%-60%关税,货主提前备货规避风险,旺季需求提前释放,美线等航线货量及运价波动加剧。 - 区域贸易壁垒升级
巴西加征关税、部分国家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加速出货,进一步挤占海运运力资源。
三、船公司市场策略推波助澜
- 旺季附加费与GRI叠加
赫伯罗特、马士基通过征收PSS和综合费率上调(GRI)提价。例如,赫伯罗特对东亚至北美航线20英尺集装箱征收1000美元PSS,40英尺集装箱征收2000美元;亚洲至拉美航线GRI也有所调整。 - 长约签约季博弈
每年4-5月为长约签约季,船公司通过涨价信号推动即期市场运价上涨。
四、季节性需求与成本压力共振
- 旺季需求集中释放
5月临近亚马逊会员日等促销节点,货量显著增长,传统旺季需求加剧运力短缺。 - 运营成本持续攀升
燃油价格上涨、船舶租金及港口费用增加,船公司提价转移成本压力。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和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均呈现上涨趋势。
五、外部环境与行业协同效应
- 港口拥堵与周转效率下降
航线绕行致中转港拥堵,回程周期延长,缺箱问题加重。 - 船公司默契抱团涨价
行业巨头统一行动抬高运价,如达飞轮船宣布对中非航线征收PSS。
经济下行、关税大战、海运涨价等一系列事件让跨境卖家面临挑战,但也蕴含机遇。卖家应冷静理性,采取有效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