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口政策调整:中国大陆及香港商品最低免税额取消
可能影响与应对策略
清关流程调整:所有包裹需提交更详细的报关信息(如HTS编码、收件人税号等),可能导致清关时效延长3-5日。
货运趋势预判:
- 短期激增:政策生效前可能出现抢购性发货,跨境空运量或临时增长;
- 长期收缩:关税成本上升可能抑制后续订单需求,部分低利润商品或退出市场。
FEDEX发往美国的要求
- 针对价值800美元或以下寄往美国的货件实施较低费用结构,适用于垫付手续费及关税与税金转付费。
- 自2025年4月25日起,所有寄送B2C货件至美国的客户,若货件包含原产地为中国大陆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商品,均须提供有效FedEx账号以支付关税和税金。
- 自2025年4月25日起,需按要求提供必要信息。
- 非账户持有人若寄送原产地为中国大陆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件至美国,将需要按预估关税金额缴纳关税和税金保证金。
如何估算关税和税金?
使用FedEx Global Trade Manager at fedex.com估算货件所需缴纳的关税和税金。(信息来源自联邦官网,供参考。)
部分快递代理的发货策略调整
- 暂停接收普通快递:自2025年4月25日起,暂停接收发往美国及波多黎各的普通快递(非紧急货物),以避免清关延误风险。
- 例外情况:若仍需发货,需按新规预缴关税保证金(申报价值的150%,最低600元/票)并提供完整清关文件。
- B2C包裹限制:申报价值超过800美元的B2C包裹暂停收寄;B2B包裹不受限制,但可能延误。
物流替代方案参考
邮政渠道调整:
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已暂停寄美包裹服务;荷兰邮政、新加坡邮政仍可发运,但运费可能上涨。
专线渠道优化:
部分物流商启用T01,T11清关通道替代原T86免税通道,支持双清包税模式,建议优先选择美国专线小包。
快递渠道分类:
包税渠道:UPS、FedEx提供申报800美元以下包税服务,税费已计入报价;
非包税渠道:需预缴180%关税保证金(DHL暂停超800美元B2C包裹)。
风险提示与应对建议
- 清关延误:新规实施初期预计出现1-3周延误,建议提前规划发货周期。
- 合规成本:企业需完善申报流程,避免因信息不实导致的扣关或罚款。
- 转口贸易限制:美国海关加强对东南亚转口货物的审查,建议暂停高风险转运业务。
- 提前规划:建议在5月2日前优先处理高时效性订单,避免新规初期清关拥堵。
- 成本优化:对低货值商品调整定价策略,将关税成本的30%-50%转嫁至终端售价。
- 物流备选:考虑通过美国专线小包或T01清关通道等合规渠道,降低查验风险。
- 文件合规:确保运单标注HTS编码、收件人税号(EIN/SSN)及制造商识别码(MID),避免因信息缺失导致退运。
T86清关模式的取消影响颇大,此政策将对依赖“小额免税”模式的跨境企业产生显著冲击,建议结合海外仓备货、供应链多元化等长期策略应对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