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投:以CVC 2.0模式布局硬科技投资
行业头部公司如何通过CVC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在硬科技领域投出超级独角兽,如AI芯片企业寒武纪,成为联想创投的重要里程碑[[1]]。2014年,中科院科学家陈云霁、陈天石兄弟的研究成果获国际认可后,其创办的寒武纪于2017年获得联想创投A轮支持,并在三年内实现市值突破千亿元[[2]]。
联想创投成立初期便聚焦智能互联网产业领域,将目光锁定在前沿计算、AI算力等方向,而非当时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模式创新[[3]]。这一定位帮助其捕捉到众多顶尖科学家创业机会,如寒武纪、中科慧远等项目。
CVC(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分为两类:绑定型(CVC 1.0)和灵活型(CVC 2.0)。联想创投属于后者,在投资方向上更注重技术团队的前瞻性与潜力,而不限于与母公司业务的紧密关联[[4]]。
把研究做深,投科学家
联想集团副总裁林林表示,联想创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研究驱动投资”。每年年底,团队会暂停投资活动,专注于行业趋势分析与科学家合作挖掘[[5]]。例如,宁德时代的投资决策基于对新能源车产业链深度解析及电池技术未来需求的增长预期。
针对早期项目,联想创投特别关注科学家背景创业者是否具备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商业价值的能力[[6]]。近期案例包括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巍创立的逐际动力机器人,该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展现了技术领先性与市场潜力。
CVC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生态资源赋能,如联想的柔性制造能力、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产品创新中心协同开发新产品等支持[[7]]。这种“攒局”功能不仅促进了初创企业发展,也为联想集团带来长期技术反哺。
综上所述,联想创投通过深入行业研究和构建完善生态体系,在硬科技赛道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验证了CVC 2.0模式的价值所在[[8]]。
对话精华:
-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曾担任集团CTO,拥有深厚科研背景,确保投资方向精准。
- 行业研究是核心方法论之一,通过闭门会议邀请科学家参与讨论形成前瞻判断。
- 投资宁德时代案例体现了从大趋势切入细分领域并锁定头部企业的策略。
- 针对早期项目,坚持寻找最优秀的科学家团队,评估其创业意愿与执行力。
[1] 提到寒武纪的发展历程及估值突破。
[2] 描述陈氏兄弟研究成果获奖至创业全过程。
[3] 强调联想创投早期定位区别于市场主流方向。
[4] 分析CVC两种模式差异及其应用。
[5] 阐述联想创投年度行研机制重要性。
[6] 讲解筛选早期科学家项目标准。
[7] 展示联想生态资源对企业成长的支持作用。
[8] 总结联想创投成功经验及对未来影响。
联想创投:以CVC生态助力被投企业成长
聚焦赛道与赋能策略
在当前的科技赛道中,算力、AI和机器人等领域与联想高度相关。凭借科研能力和行业资源,联想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领域。
被投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而联想则提供全方位支持。
林林表示,一方面,优秀项目成为联想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联想通过与被投企业的合作,将解决方案引入体系内,推动业务转型。
例如,炬星利用联想智能制造能力建厂,钛方科技则借助联想成为标杆客户,并进入顶级品牌供应链。
中科时代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通过联想深圳基地解决生产制造难题。联想还为被投企业提供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全流程支持。
联想通过供应链合作和海外销售网络支持机器人企业,特别是协助其开拓海外市场。
林林认为,CVC生态的核心在于双赢,只有建立成功的合作案例,才能吸引更多部门参与。
联想集团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使得联想创投能够以独特的定位取得成功。

文章来源:【铅笔道】公众号,原文《独家!宁德时代、寒武纪背后的VC:批量跑出1000亿独角兽》,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ntact@10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