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图获近3亿元A轮融资,布局具身智能赛道
国内领先具身智能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作者 | 阿欣
近日,国内领先的具身智能企业星海图(Galaxea AI)宣布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独家领投,高瓴创投、IDG资本、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百度风投、同歌创投等老股东持续加码。
- 01 -
星海图成立于2023年9月,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其核心业务涵盖具身基础模型(Embodied Foundation Model, EFM)和空间智能引擎(Real2Sim2Real, RSR)的研发。
其产品包括全尺寸轮式人形机器人R1系列,具备26个自由度和10kg的最大负载能力,售价为19.9万元起。主要面向智能制造、仓储物流、跨境电商和家用场景,通过具身智能技术解决传统机器人单一任务执行的局限性。
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顶尖高校和知名企业,如创始人高继扬毕业于清华大学、南加州大学,曾任职于谷歌旗下无人车公司Waymo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联合创始人赵行、许华哲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李天威为UCL硕士,曾与高继扬共同在Momenta工作。
发展节点:2023年9月星海图成立;2024年1月完成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BV百度风投等;2024年7月获得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投资;2024年11月完成超2亿元Pre-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蚂蚁集团领投;2025年2月完成3亿元A轮融资。
目前,星海图的轮式人形机器人R1系列已发布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展示了搬箱子、捡零件、开关门、按按钮等操作能力。自推出以来两个月内,已服务三十多家客户,涵盖大型科技企业、创业公司、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家实验室。
- 02 -
具身智能作为AI领域的新兴赛道,被视为下一代AI的核心发展方向,正处于快速崛起期。
2023年以前,具身智能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实验室中,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硬件设计、运动控制、感知与识别等基础技术。
2023年至2024年进入快速探索期,部分企业将具身智能技术与产品结合推向市场,国内外厂商纷纷发布机器人原型机,初步探索物流仓储、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应用。
2025年及以后,随着政策支持和资本涌入,具身智能有望进入量产元年,在智能制造、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 03 -
目前国内具身智能赛道整体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到2035年可能达到3000亿元。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报告,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仿真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7.7%。
竞争格局方面,该赛道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绝对头部格局,但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如傅利叶智能推出的GR-1、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的K1等。
星海图的优势在于“一脑多型”的技术理念和全栈自研能力,可实现智能体的自主决策和多场景应用。未来1-3年内,具身智能将在制造业、服务业、家庭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铅笔道】公众号,原文《北京杀出未来独角兽:融资3亿,抢滩3000亿赛道》,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ntact@10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