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东南亚与海东南亚:地缘、人口、经济与农业的多面剖析
地缘概览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涵盖11个国家,总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人口达6.8亿。该区域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构成[1]。
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面积为206.5万平方公里,占东南亚总面积的45%,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马来群岛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占东南亚的55%,是全球最大的群岛[1]。
陆海中心的探寻
从陆海面积和人口分布看,海洋部分在面积和人口方面均占主导地位。印尼爪哇岛是“海东南亚”的中心,而“陆东南亚”缺乏单一中心[2]。
经济对比
依据经济水平,新加坡、文莱的人均GDP较高,而缅甸、柬埔寨等国相对较低。“海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位于马六甲海峡至爪哇岛一带[2]。
气候影响
以北纬10°为界,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区适宜水田稻作,雨林气候区土壤肥力较差,唯爪哇岛例外[3]。
中南5国核心平原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主要河流形成宽阔河谷和平原。依据山河走势,可分为西部(缅甸)、中部(泰国、柬埔寨)和东部(越南)三个核心区[4]。
各国格局
- 泰国:占据暹罗和上真腊两个核心农业区。
- 缅甸:拥有上下缅甸两个核心农业区。
- 越南:控制交趾和“水真腊”,相当于1.5个核心农业区。
- 柬埔寨:仅保留“陆真腊”,即0.5个核心农业区。
- 老挝:核心农业区为湄公河中游河谷东岸,面积较小。
结语
中南半岛所在的“陆东南亚”农业资源强于“海东南亚”。大河冲积平原集中在中南半岛,中南5国均为粮食净出口国,而群岛国家需从中南半岛进口粮食。马六甲附近海域成为东南亚的商业和金融中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