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关税政策或将缓和
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均释放了对华关税政策可能缓和的信号。特朗普承认当前对华关税过高,并预计税率将大幅下调,但不会完全降至零。
美国态度转变的背后原因
美国政府态度的转变源于其现行关税政策对本国经济的显著冲击。美国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压力,消费者需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例如,玩具行业因关税增加而遭受重创,导致供应商提价、经营困难加剧。
此外,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动荡,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更加担忧。同时,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特朗普希望美联储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不会屈从于政治压力。
中方立场坚定,非关税反制手段多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6日指出,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及国际公平正义,完全合理合法。中方多次声明,贸易战没有赢家,尽管不愿打,但也并不惧怕。
如果美方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应停止施压与威胁,在平等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与此同时,中方正采取一系列非关税限制措施作为反制,如扩大稀土矿物出口管制、将部分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贝森特讲话后,美国股市从前一天的抛售中反弹并飙升,显示出市场对中美贸易关系缓和持乐观态度。然而,正式谈判尚未启动,预计整个过程将是长期且复杂的。
尽管双方释放出缓和信号,但具体谈判目标与手段仍不确定。中方强调,谈判需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同时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各种挑战。
跨境卖家应对策略
面对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短期最适宜采取的策略是等待局势明朗化。不同卖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对措施:利用小包T86免税政策快速出货;转向高利润产品转型;布局其他平台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或者研究政策漏洞将半成品直接运往美国进行后续加工生产。
美国消费者需要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而中国市场也离不开美国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这是跨境电商持续深耕美国市场的核心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