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将对来自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太阳能板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最高税率达到惊人的3521%。这项决定源于一年前多家美国本土太阳能企业向拜登政府提出的贸易保护请求。
根据调查结果,针对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税将分档实施:
- 柬埔寨某光伏企业因未配合调查,面临3521%的最高税率
- 中国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的工厂适用41%税率
- 天合光能泰国生产基地需缴纳375%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6月作出最终裁决。若新关税落地,将叠加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既有关税。
这项贸易保护措施在美国业界引发两极反应。由本土制造商组成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联盟"欢呼这是"美国制造业的决定性胜利",指控中国光伏企业长期利用东南亚生产基地规避贸易规则。联盟首席法律顾问蒂姆·布莱特比尔直言:"这些中资企业一直在作弊。"
但消费者权益组织警告,当前美国约80%的太阳能设备依赖进口。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从这四个东南亚国家进口的太阳能产品总值达120亿美元。若实施高额关税,可能推高美国清洁能源转型成本,最终转嫁给企业和家庭用户。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期间,多家涉案中资企业保持沉默。BBC联系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时,两家公司均未立即作出回应。业内分析指出,此次"天价关税"主要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借道"东南亚规避美国关税的行为,实际是中美新能源产业博弈的延续。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版图正经历深刻调整,这场贸易争端可能重塑国际清洁能源供应链。最终结果不仅关系企业利益,更将影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gdv47vl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