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下,跨太平洋航线运力骤减
集装箱航线取消及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受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影响,船公司正面临订单减少的挑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航次取消数量持续上升。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知名货代HLS Group(鸿安)统计显示,因订单显著下滑,中国始发的集装箱航线已累计取消80个航次。
同时,由于中美关税问题持续僵持,多家船公司开始暂停或调整跨太平洋航线服务。上周,船公司ONE宣布暂停原计划于5月运营的跨太平洋航线PN4(Pacific North4),具体恢复时间待定。该航线原停靠港口包括青岛、宁波、上海、釜山、温哥华以及美国塔科马等。
分析师警告,北美集装箱运输量的减少将对全球经济和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以每艘船只装载8,000至10,000标箱计算,80个航次的取消相当于约64万~80万标箱的运力损失。
此外,这一“运力蒸发”将引发连锁反应,包括港口作业减少、收入下降,以及集装箱装卸、卡车铁路运输和仓储业务缩减等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发出警告,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活动急剧恶化。美国物流公司JB Hunt受此不确定性影响,股价已跌至2020年11月以来最低点。
丹麦航运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表示,目前尚无模型能够精确预测订单减少对船期的具体影响,但亚洲与美国航线上的多数集装箱均来自中国。据统计,中国在全球进口美国集装箱中占比达30%,而在亚洲进口美国集装箱中的占比更是高达54%。
从3月底至4月初,全球及美国贸易订单大幅下滑,服饰与配件、羊毛、针织和纺织品价格跌幅超过50%。中国输美主要商品如服装、玩具、家具和体育器材现需支付高额关税。
为确保盈利能力,船公司在未满载情况下通常会选择暂停部分船期。远洋集装箱船需要接近满载才能实现盈利,因此取消航次成为必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贸易量减少背景下,越南崛起为新兴替代市场。数据显示,由于美国货主仍有进口需求,越南胡志明至南加州洛杉矶港口的集装箱运费在4月上涨24%。
挪威航运分析公司Xeneta的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最大港口上海与越南最大港口胡志明之间的运费差距正在缩小。以上海和胡志明运往LA/LB港的40尺大柜为例,两者运费差距也在逐步拉近。
文章来源:【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公众号,原文《80个航次被取消!美线船公司疯狂停航!》,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ntact@10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