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立信视角】美国关税新政冲击跨境电商,物流与合规如何破局?
01美国关税新政:跨境电商面临成本激增
4月17日,美国签署行政令,取消中国内地及香港输美小额包裹(800美元以下)的关税豁免,自5月2日起正式执行。这意味着,以往依赖“拆单免税”模式的跨境电商企业(如Temu、Shein等)将面临报关成本增加、物流时效延长等问题。
▪️企业影响:
▫️涨价潮:Temu、Shein已宣布4月25日起美国站点商品价格上调10%-15%。
▫️供应链调整:部分卖家加速布局墨西哥、加拿大海外仓,以规避关税(如Anker在蒙特雷建厂降低15%物流成本)。
▫️订单下滑:亚马逊转向“近岸采购”,中国中小卖家订单量或减少30%-50%。
02中国官方与企业应对策略
1. 政策支持:深圳推动跨境电商阳光化
深圳市商务局4月18日发布新政,要求企业完成“阳光化试点”登记,重点核查采购票据、税务合规、收汇透明等环节,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场租补贴、出口退税等支持。
2. 平台创新:腾讯、阿里加码外贸扶持
▫️腾讯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提供0保证金入驻、支付手续费优惠,目标新增1000亿外贸规模。
▫️淘宝天猫设立“外贸精选专项”,助力1万商家、10万款货源快速入驻,优质商品可7天打造成爆款。
3. 物流应对:中欧班列、全货机成新选择
美国港口拥堵加剧(洛杉矶港5月吞吐量或降10%),叠加船舶停靠费新政(10月起对中国船只加征费用),东立信建议企业:
▫️多元化运输:增加中欧班列、空运包机比例,降低海运依赖。
▫️提前备货:利用墨西哥、加拿大海外仓,缩短配送时间。
03国际新规:欧盟市场合规升级
▫️TikTok Shop开放欧盟市场,但要求本地发货+VAT代缴,建议卖家提前布局海外仓。
▫️欧盟GPSR法规生效:产品需标注碳足迹、可维修性,并建立数字护照(DPP),企业需加强数据合规。
结语
东立信物流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跨境物流解决方案,助力合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