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账期不仅关乎利润,更关乎生死
作者丨瀚星
时间就是生命线
账款及时回笼是企业现金流健康的前提。然而近年来,因账期过长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案例屡见不鲜。
账期是指从供货商供货到零售商付款的时间周期。合理的账期可让资金和货物流转更高效,但当话语权失衡时,账期便成了双方博弈的工具,甚至有企业将账期延长至数月甚至半年以上。
电商平台的兴起使平台成为大零售商,尤其以自营电商为主的模式,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超长账期问题愈发严重。
被滥用的“信用贸易”
对中小商家而言,现金流至关重要。如2022年库珀电子因跨境卖家拖欠货款而被迫停产;2024年“少女凯拉”因账期长、高退货率等问题导致现金流断裂而跑路。
公开数据显示,电商平台对商家的账期通常为3~60天不等,但某些平台仍超过60天,这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账期源于零售行业的“信用贸易”,其初衷是为了降低零售商的资金压力。但随着大型零售商的出现,账期逐渐被滥用,成为谋利工具。
谁来斩断绞索?
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贡献了大量GDP、税收和就业岗位,但其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账期问题困扰。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通过,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政策扶持已到位,关键在于大型企业需让渡利益,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
各大非自营电商平台尝试缩短账期,如淘宝天猫推出“0账期”服务,抖音电商也有类似扶持政策。
行业共识逐步形成:面对供给端的中小企业,应当探索更高效的模式和更短的支付周期,实现多方共赢。
中小企业既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别让账期成为创新的绞索,只有“青山常在”,向上破局才有希望。
封面来源丨摄图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