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升级对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影响
关税战的加剧引发了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连锁反应。从DHL暂停部分美线货物运送,到中国船只可能面临高昂停靠费用,再到美国海关收紧原产地核查,一系列事件正迫使卖家重新评估其物流策略。
DHL与香港邮政货运调整
DHL宣布自2025年4月21日起,将暂停向美国私人发送申报价值超过800美元的B2C货物。而针对企业间(B2B)货物,虽不受暂停影响,但可能面临延误。
香港邮政则启动分阶段调整,即日起暂停含货平邮寄美服务,并计划于4月27日进一步停止含货空邮业务。此举意在规避美国海关对转运邮件强化监管带来的风险。
FedEx及UPS的成本转嫁策略
FedEx实施临时附加费,中美/加航线收取7.2元/公斤的旺季附加费,并要求收件人签署《关税支付确认函》以转移关税风险。
UPS自4月13日起对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发件分别加收高峰附加费,其中内地加收4.8元/公斤。
美国对中国船只的新规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议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根据所载货量收取额外费用。初步方案显示:
- 第一阶段:每净吨收费逐年递增,至2028年达140美元;
- 第二阶段:对中国制造船舶每净吨收费逐年递增至33美元或每个集装箱250美元。
此外,美国还计划对中国船对岸起重机和货物装卸设备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合规审查力度加大
美国海关启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要求进口商提供详细资料以证明产品来源。同时,对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执行严格查验措施,违规者将面临300%处罚金以及长达十年利润追缴。
业内专家建议跨境卖家采取“合规前置”策略,通过建立完整的审查机制,确保物流渠道多元化,从而分散单一通道风险。
在全球贸易规则重构背景下,“合规优先”应成为跨境运营核心原则。
文章优化结果
由于提供的原文内容为空,以下为基于要求生成的模板示例:
标题:跨境电商行业新趋势[假设文档]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中国占据重要地位。
具体表现为,更多中小型企业开始加入跨境电商行列,并通过多元化渠道拓展海外市场[假设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