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球“出海”布局加速
从商用车到乘用车,新能源巨头的全球化征程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261.5万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功不可没。
2022年11月,在泰国曼谷的一家比亚迪展厅外,数十米长的购车队伍从凌晨开始排队。BYD ATTO 3(480km续航版)作为比亚迪在泰国市场投放的第一款电动汽车,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追捧。同年8月,比亚迪正式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并与泰国WHA伟华集团签署协议,宣布在泰国建设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
事实上,泰国只是比亚迪全球扩张的一个缩影。2021年5月,比亚迪携“唐EV”等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同年年底,向挪威交付的1500辆“唐EV”被迅速抢购一空。2022年7月,比亚迪三款纯电车型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10月,比亚迪亮相巴黎车展,并宣布开启多国产品交付,包括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等国家。
此外,比亚迪还成功挺进拉丁美洲。在美国投资家Nick Cox的披露中,比亚迪在哥斯达黎加占据了约50%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2022年10月,比亚迪与巴西Santander银行达成合作,预计2023年底在巴西设立100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国际影响力最早源自其商用车领域。自2010年起,“K9”电动公交车便在全球60多个国家行驶,为比亚迪乘用车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凸显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2008年,比亚迪在瑞士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展示了F3DM双模混合动力电动车。2019年,“刀片电池”技术问世,通过结构创新显著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旗舰车型“比亚迪汉”于2020年上市。
在混动技术方面,比亚迪的DM-i、DM-p双平台以及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实现了多场景覆盖。2022年5月,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发布,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安全性和操控性能。
近年来,比亚迪对自动驾驶芯片及算法表现出浓厚兴趣。财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三季度的研发费用高达72亿元,同比增长221.68%。
王传福曾在2008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提出目标——“要在2025年将比亚迪汽车做到全球第一”。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更多“第一”的目标正等待比亚迪去实现。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