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一周核心动态
政策风向:综试区扩围与监管创新并进
过去一周,跨境电商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变革的双重推动下持续发展。
- 国务院推进综试区新一轮扩围
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范围,新纳入更多内陆及欠发达地区,并通过通关、税务等监管措施优化企业服务效率。目前全国综试区已达165个,2024年带动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 口岸布局优化方案出台
国务院同时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功能互补的各类口岸,提升智能集约化水平,强化双循环枢纽作用。
平台动态:规则调整与市场扩张同步进行
- 亚马逊促销规则调整
自6月2日起,亚马逊促销费用改为“基础费+销售额分成”模式,高单价商品成本显著上升。此外,春季大促覆盖欧美九大站点,部分折扣达40%,Prime会员享额外优惠。 - Temu强化库存管理
Temu推出“售罄健康分”机制,低于60分的商品无法参与活动,低于50分则限制上架。卖家需确保爆款库存充足。 - TikTok Shop放宽欧洲入驻门槛
TikTok Shop向中国大陆及香港主体开放欧盟(德、法、意、西)及英国站点,为品牌进入欧洲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企业动向:转型与新兴布局并存
- Solo Brands面临破产风险
户外品牌Solo Brands因销量下滑,2024年净亏损8.16亿元,暴露出依赖单一品类的风险。 - SHEIN加码澳洲联盟营销
SHEIN在澳大利亚推出联盟计划,通过流量分成拓展本地影响力。 - 南宁跨境电商连续三年破百亿
2024年南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25.27亿元,其中对东盟出口占比58%,立体物流体系巩固区域优势。
挑战与应对:全球化中的合规难题
- 博鳌论坛关注“成长烦恼”
博鳌亚洲论坛指出跨境电商面临税收流失、数据流动监管等问题。柬埔寨建议建立跨境支付机制,欧盟对TikTok罚款1000万欧元。 - 东南亚市场挑战加剧
东南亚市场虽快速增长(2024年GMV达2630亿美元),但物流成本高昂、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专家建议通过海外仓与AI技术优化供应链。
跨境电商行业在政策赋能与市场洗牌中呈现“冰火两重天”。未来,企业需平衡合规化、本地化与品牌化,利用政策红利开拓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