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之美国最新关税系列(九)
兄弟们,跨境人最近还好吗?
还记得上个星期的"解放日"吗?
没错,就是特朗普宣布的那次关税轰炸,直接把全球金融市场炸得人仰马翻!
股市暴跌、债券抛售、黄金创新高......
我的天,简直比大片还刺激!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一开始对数十个国家征收"互惠"关税,导致全球市场巨震。
随后在金融市场崩盘的压力下,他宣布暂停对多国的关税90天,但对中国的关税却加码至145%!
2025年4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中国海运的集装箱停泊在奥克兰港
投资基金Janus Henderson的全球多资产主管亚当·赫茨(Adam Hetts)直言不讳:"现在的经济衰退风险比几周前高得多。"
高盛也发出警告,估计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5%!
这都什么神仙数据?
看得我冷汗直冒啊!
现在中美关税战升级,小包裹成重灾区。
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白宫官员称,特朗普上任以来已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新关税。
而我看到的内部消息更加令人担忧:跨境小包裹5月2日后每个最低收100美元,6月1日后每个最低收200美元!
想象一下,你卖一个才15美元的小产品,却要交200美元的关税?
这生意还怎么做?
同时,美国的农民也不好过。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出口商正面临巨大压力。
肯塔基州农民、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Caleb Ragland)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将会有大量农民破产。
上次贸易战给我们留下的伤疤至今未除。"
一、全球贸易秩序失衡,欧盟也加入战局
别以为这场关税大战只是中美之间的事。
这次特朗普是放眼全球开火,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越南,谁都跑不了!
欧盟原本计划对价值约210亿欧元(约合2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反关税,以回应特朗普对钢铁和铝征收的25%关税。
不过在特朗普宣布90天休战后,欧盟也暂停了反制措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上表态:"我们希望给谈判一个机会。
如果谈判不令人满意,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
进一步反制措施的准备工作仍在继续。
正如我之前所说,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欧盟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是急性子,但也不会坐以待毙。
正如一位欧盟外交官所说:"让我们谈谈,这次要认真谈谈,否则我们仍然会进行报复。"
欧盟的战略很有意思,他们专门挑选了共和党议员所在州的产品作为反制目标。
比如,美国对欧盟的大豆出口超过80%来自路易斯安那州,该州是共和党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的家乡。
这不是瞄准痛点打吗?
二、关税政策背后:美国经济与政治博弈
特朗普为什么要发动这场全球关税大战?
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就业,但背后的逻辑更加复杂。
首先,这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
他认为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吃了亏。
其次,这也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产物。
特朗普需要向支持他的制造业选民展示他正在兑现承诺,保护他们的工作岗位不被海外竞争者抢走。
然而,现实是关税政策的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即使取消这些关税,美国征收的总体平均进口关税仍是百余年来的最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关税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商界领袖们对特朗普贸易战及其混乱实施后果的担忧日益加剧:成本飙升、订单下降、供应链混乱。
三、关税政策对全球气候行动的影响
工人在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一条风力涡轮机叶片生产线上工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Rex/Shutterstock
这场关税大战不仅仅影响经济,还可能对全球气候行动造成负面影响。
《卫报》的分析指出,特朗普对"我"国——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制造国——征收高额关税,可能会抑制美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的绿色投资。
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莱斯利·亚伯拉罕斯表示,关税可能会阻碍美国清洁能源的推广,并将美国推向全球市场的边缘。
德克萨斯州Pemex Deer Park炼油厂. 图片来源:Ronaldo Schemidt/AFP/Getty
"不仅仅是进口最终产品。
甚至我们在美国进行的制造业也依赖进口零部件,"她说道。
这场关税大战可能会改变全球绿色技术的竞争格局,"我"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可能会更多地流向欧洲、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而非美国。
四、国内跨境电商何去何从?三大应对策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内跨境电商该如何突围?
根据业内分析,大致有三条路可走:
1. 上策:转型做美国亚马逊本土产保健品
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在美国本土建立公司和仓储,通过亚马逊FBA模式销售产品,尤其是高利润的保健品类目。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
规避高额关税,因为产品已经在美国本土
-
物流时效快,客户体验好
-
避开"中国制造"可能面临的偏见
-
保健品利润高,能够抵消运营成本上升
当然,转型做本土产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更多资金投入、需要了解美国本地法规、可能需要找当地合作伙伴等。
但在当前形势下,这确实是一条值得考虑的出路。
2. 中策:美加墨继续洗产地
这条路的含义是,将产品先发往加拿大或墨西哥,在那里完成最后组装或包装工序,然后以"加拿大制造"或"墨西哥制造"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
虽然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征收了25%的"芬太尼相关关税",但这远低于对中国的145%。
而且,如果产品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原产地规则,甚至可以免除这些关税。
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合规性问题。
如果洗产地操作不规范,被美国海关认定为规避关税的行为,后果会很严重。
3. 下策:转澳大利亚、英国等10%关税的其他国家洗产地
如果前两条路都行不通,还可以考虑将目光投向澳大利亚、英国等关税较低的国家。
对这些国家,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关税通常在10%左右,远低于对中国的145%。
不过,正如材料中所说:"因为下策也是被美国严防和打击的对象,所以下策会面临长期不稳定状况。"
这种方法可能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
对于跨境小包裹,可以考虑"转运至其他国家邮政的外邮小包,或者转运至其他国家的专线",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直接从中国发货的高额关税。
五、给保健品出海商家的实用建议
如果你是一家正在做或打算做美国市场的保健品出海商家,以下几点建议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 尽快建立美国本土供应链
时不我待!
在政策完全落地前,尽快在美国建立合法的供应链体系。
可以考虑与当地公司合作,或者直接在美国成立子公司。
2. 研究FDA法规,确保产品合规
美国FDA对保健品有严格的监管。
投入前务必研究清楚相关法规,确保配方、包装、标签等各方面都完全合规。
一旦产品被FDA盯上,损失将远超关税成本。
3. 差异化定位,避开价格战
既然成本上升不可避免,就别再打价格战了。
专注于开发有差异化的产品,讲好品牌故事,走精品路线才是出路。
美国消费者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溢价。
4. 多元化市场布局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老话在当前形势下格外重要。除了美国市场,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市场也值得开拓,分散风险才是明智之举。
5. 利用美国本土KOL营销
与其把钱花在亚马逊广告上,不如投资与美国本土KOL合作。
他们更了解当地消费者需求,能帮助你更快打入市场,建立品牌信任度。
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遇。
此次关税风暴虽然让许多跨境卖家措手不及,但也为有远见、有准备的企业创造了新的可能。
一方面,关税上升会淘汰一批低价竞争、粗放经营的卖家,市场会更加规范。
另一方面,能够成功转型为美国本土品牌的中国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
六、把握先机,共赴机遇——《保健品出海专题私享会》邀请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单打独斗已不是明智之举。
为帮助广大保健品出海企业应对当前挑战,把握市场机遇,我们麒麟哥特别推出每周天一期的《保健品出海专题私享会》!
本周私享会将聚焦最新的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保健品出海的影响,同时结合美国慢性病康复管理,美国在线心理咨询,AI智能药盒,AI皮肤病治疗进行全面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