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的困局与挑战
国内茶饮市场竞争加剧,茶百道面临压力
蜜雪冰城带动港股IPO融资热潮,不仅帮助奈雪的茶、古茗等品牌股价回升,还促使霸王茶姬、沪上阿姨加速IPO进程。然而,国内茶饮市场已步入存量阶段,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下滑4.7%,净亏损9.17亿元;古茗虽实现增长,但门店增速放缓,单店GMV下降[1]。
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等昔日明星玩家门店数量停滞或大幅减少,其中书亦烧仙草从2021年的7000家降至2024年的不足5800家[1]。茶百道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3.78%,净利润骤降58.55%。尽管全年新开594家门店,同比增长7.6%,但关闭890家门店,超过新开门店60%[1]。
加盟商“争夺战”升级
张小丽成为茶百道加盟商后发现回本周期延长至3-4年,赵曼也感受到茶饮市场的“降温”,决定转让门店。大量茶百道门店转让信息充斥社交平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3333.8亿,预计2025年达3749.3亿,但增速显著放缓[1]。
为争夺加盟商,沪上阿姨、奈雪的茶下调加盟费并分期付款,古茗、喜茶、书亦烧仙草提供免费政策。茶百道去年减免4-27万元费用,下调货品和设备价格,并推出“设备利旧”政策[1]。
供应链“补课”成效缓慢
茶百道前期投入大,加盟商向其支付的费用接近30万,高于同档次茶饮连锁。茶百道原材料较贵且管理严格,疫情期间未提供优惠,线上订单成本高[1]。
茶百道对供应商依赖较高,原材料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其在全国有24个仓配中心,90%以上门店实现次日达,但原料自产方面进展缓慢。蜜雪冰城已建设五大生产基地,饮品食材自产比例高达60%,而茶百道仅在成都和福州布局生产[1]。
海外难成“第二条增长曲线”
茶饮企业出海成趋势,茶百道截至2024年底海外仅11家门店,远低于蜜雪冰城和贡茶规模。韩国市场表现亮眼,首尔江南开设首家门店后,已开出10家,复购率接近50%[1]。
茶百道在韩国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关键人物王欢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海外布局更多依靠国内加盟商支持,采用国内直供+本土采购方式。茶百道相比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管理专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存在差距,除韩国外其他市场表现平平[1]。
茶百道需重视自身问题,否则可能逐步陷入困境。
文章内容为空
当前文章内容为空白,无具体信息可供优化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