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电子产品的“豁免”背后

全球经济仍在特朗普的“关税过山车”上波动前行。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根据美国海关公告,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器件、智能手机、电脑、显示模组等电子产品不再适用此前规定的125%“对等关税”税率。然而,仅两天后,特朗普便通过Truth Social平台澄清,这并非“关税豁免”,而是仍需缴纳20%的惩罚性关税。

2025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时间线
2月1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于2月4日生效;
3月4日,额外加征10%,累计税率达20%;
4月2日,加征34%“对等关税”,累计达54%;
4月7日,加征50%,累计税率达到104%;
4月9日,将“对等关税”提升至125%,即时生效;
4月10日,美国实际加征关税率为145%(包括20%惩罚性关税和125%对等关税)。
根据最新公告,美方仅对部分电子产品临时免除自4月2日起累计的125%“对等关税”,但此前加征的20%惩罚性关税依然有效。同时,特朗普警告称,任何国家若存在对美贸易逆差或非货币贸易壁垒,都将面临必要措施。
行业人士指出,这一政策仅为短期缓解,跨境卖家则认为这是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国内通胀压力下美国的妥协之举。
企业应对策略:安克创新的破局之路
作为消费电子出海标杆企业,安克创新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包括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加速多元化市场渗透和技术合规储备。数据显示,自4月3日起,其品牌在亚马逊美站的1/5在售商品已完成价格调整,核心单品平均涨幅达18%。
安克创新通过技术迭代和用户体验升级构建了足够的品牌溢价空间,有效缓解了成本传导压力。其高端产品线逆势增长,验证了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性。
相较之下,中小卖家则面临困境。根据AMZ123的调查,截至4月13日,1741名受访卖家中,有53%尚未涨价,而涨价的卖家中仅有25%涨幅超20%。原因在于中小卖家产品缺乏品牌支撑,难以像大品牌一样轻松提价。
这场关税博弈不仅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也映射出全球贸易重构下的行业洗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