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10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一、综合
2024年,广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7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7839.45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8.58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1.08:25.26:73.66。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127.07亿元,增长2.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2.3%。“3+5”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0022.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2.3%。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粮食产量15.90万吨,增长4.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22.84万吨,增长2.1%;园林水果产量81.06万吨,下降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0%。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8.2%,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4.8%,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长5.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78.22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四、服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949.50亿元,增长12.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85.21亿元,增长2.4%;金融业增加值3049.01亿元,增长3.9%。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8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55.77亿元,比上年增长0.0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070.00亿元,增长3.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2%。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7.7%。
七、对外经济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值1123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八、金融业
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0802.37亿元,比年初增加4164.03亿元;贷款余额81174.33亿元,比年初增加4500.09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6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14元,增长6.0%。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41.8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6%。
十、社会救助与保障
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82元,同步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年医保部门实施医疗救助179.37万人次,增长11.7%。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17万人,在学研究生18.32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47.44万人,在校生149.80万人;技工学校招生9.58万人,在校生27.80万人。
全年专利授权11.29万件,下降4.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79万件,增长4.4%。
十二、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公共图书馆23间,博物馆和纪念馆73个。
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者5881.38万人次,增长6.1%;文旅消费总额3528.23亿元,增长6.6%。
年末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199个,床位12.09万张,增长3.3%;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03万人,增长3.0%。
全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单项比赛54项;体育彩票销售额84.13亿元,增长4.2%。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平均降水量2536.7毫米,较近十年偏多25.8%;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4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上升51.3%。
全市20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PM2.5年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19.20万吨标准煤,下降1.2%;全社会用电量1280.71亿千瓦时,增长6.3%。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7起,死亡218人,同比分别下降21.3%、21.9%。
食品抽检13.3万批次,合格率98.65%;药品抽检1903批次,合格率99.5%。
注:
1. 数据为快报统计数,历史数据未修订。
2.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
3. 部分指标因四舍五入导致误差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