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关税政策:中国企业积极破局之道

在全球贸易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剧烈震荡之际,A股上市公司通过多项应对举措积极破局。
制造业:产能转移与结算优化
制造业受关税冲击最大,但多家企业提前布局海外产能。某企业锁定低关税国家作为制造基地,预计1个月内完成生产重心转移。另一企业在美国和越南设立生产基地,调整销售策略转向欧洲与印度市场。
为分摊关税负担,部分企业采用FOB结算模式,客户承担运费及关税;还有企业与美国客户协商由后者承担关税成本。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开认为,中国制造业通过供应链调整和市场布局展现出韧性,凭借产业体系、配套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将继续保持全球竞争力。
科技企业:自主研发提升竞争力
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应对外部风险。一家半导体激光光源企业实现器件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并降低成本;一家数控机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规避技术封锁,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银河证券分析师杨超表示,A股公司通过自主创新降低对外依赖,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
消费零售:挖掘内需与跨境电商创新
消费零售企业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借助促消费政策加快拓展销售渠道。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增长。
南开大学院长田利辉指出,内需市场为企业提供稳定增长动力,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编辑:吴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