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交付失效问题根源识别指南
目标与输出物
目标:识别交付失效根源,并按重要性分类排列。
输出物:建立跟踪系统,记录潜在失效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及现有失效模式的根源。
活动一:聚焦关键流程步骤
在前期已识别失效模式和关键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行动,跟踪并消除关键流程中的问题点。
活动二:建立数据收集系统
客观描述发生的问题,详尽记录每个问题的关键信息(如流程步骤、负责人、偏差情况等)。通过"3W法"(What-Who-When)明确数据收集责任,确保高效完成数据收集任务。
活动三:进行失效优先级分析
根据流程分析结果,运用帕累托图法确定失效模式的优先级。集中资源先解决对交付影响最大的问题。
活动四:识别失效根源
使用Factor Tree Analysis+5Why分析法找出问题根本原因。结合实际案例,从问题基本情况入手,逐步深入分析,直至找到根本解决方案。
例如,在A公司发错产品给B客户的案例中:
- 问题概述:标签不一致(托盘标签≠箱标签=产品标签);
- 发现时间:2019年4月1日;
- 发现者:操作员小刘;
- 地点:开封仓库;
- 发现问题方式:检查托盘标签与箱标时发现问题;
- 受影响数量:996件。
调查结果显示,标签打印管理存在控制点失效的情况。最终通过5Why分析法确认,缺少条形码扫描设备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以上方法,可全面了解交付失效问题根源,为后续改善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