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输入法的AI能力对比
触手可及的AI能力:搜狗、微信、百度输入法测评

新识研究所原创 | 图源:AI生成
在AI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当下,提供便捷易用的AI功能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用户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切换不同应用以调用大模型生成内容反而增加了时间成本。因此,将高效实用的AI能力集成到覆盖多场景的输入法中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对市场上主要的搜狗、微信、百度输入法的AI功能进行了测试与对比。
搜狗输入法:主打搜索功能
作为老牌输入法之一,搜狗输入法依托腾讯资源,在移动端通过“输入即搜”的理念简化了查询步骤。
其特色在于对话框输入问题后提供放大镜按钮进行搜索,并支持直接点击图标进入更专业化的智能问答页面。此外,还包含帮写好评等实用功能模块。

不过,部分答案存在错误或矛盾现象,如天气信息无法准确反馈,PC端功能表现不如移动端。
微信输入法:简洁且好用
相比搜狗的大而全,微信输入法走简约路线,设计干净利落。
移动端仅保留必要选项,不会弹出多余广告。特色功能包括股票行情推送、小程序关联以及一键AI问答。

PC端同样表现优秀,回答准确度高,跨设备剪贴功能便利,适合多终端协同工作的用户。
百度输入法:收费限制使用体验
尽管背靠国内顶尖AI公司,但百度输入法采取付费策略降低了用户体验。
移动端和PC端功能布局较复杂,核心入口不明显,非高频需求的功能占据显著位置。

实际测试表明,各项功能质量参差不齐,某些生成内容实用性低,整体性价比较低。
作者:杨启隆
编辑:钟响
咸宁日报《新识研究所》官方邮箱:xsyanjiuxnr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