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8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简报会上证实,“由于中国尚未取消报复性措施,104%的额外关税将于美东夏令时间4月9日起正式生效”。
这是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实施的最严厉关税制裁。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我们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如何计算关税?
4月9日后,出口到美国的大多数商品关税为:
总关税=基础关税+10%(2月4日)+10%(3月3日)+84%(4月9日)+其他叠加关税。
如面包机基础关税为5.3%,总关税为:基础关税5.3%+10%+10%+84%=109.3%。
叠加关税的产品有哪些?
1、家电等301关税商品:需叠加25%旧关税。
2、床垫等反倾销商品:需叠加反倾销税其中如家电产品2019年“301条款”生效的25%关税,还有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商品(如床垫等),都与4月9日后的额外关税(84%)叠加。
举例:家电类(叠加2019年25%关税):5%+25%+10%+10%+84%=134%。
不受对等关税影响的商品:
1、钢铁和铝制品及衍生品。
2、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3、铜、药品、半导体、木材制品、某些关键矿产以及能源和能源产品。

01关税风暴谁先扛不住?
在特朗普连续两次加征10%关税时,浙江某出口商立即收到美国客户的邮件。对方明确表示,无法独自承担因关税上涨带来的额外成本,希望双方各承担一半。
问题就在于该出口商根本无力承担这一额外成本,由于袜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他当初为了拿下这个订单,报价时仅保留约5%的微薄利润。如今要分担一半的新增关税,不仅利润归零,甚至还要倒贴亏损。几轮协商未果后,这个合作多年的美国客户最终选择暂停所有订单。
其实这并非个例。近期越来越多的美国采购商开始向中国供应商发出最后通牒:要么共同分担关税成本,要么直接终止合作。更有甚者直接跳过协商环节取消订单,因为他们知道关税分摊根本不可能实现。
还有某位做家具的卖家向小编吐槽,他们一柜的货物价值80000美元,原本关税大概是2-3000美元,现在新政策出来后,关税直接飙涨到8万多美元,加上他这次发了30条柜,单关税就要交200多万美元,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相比B2B外贸出口商的激烈反应,做B2C跨境电商的卖家似乎更加淡定。如某位卖家表示,他的产品卖20美金,运费占比很低,就算加了关税后也在承受范围内。
从影响程度来看,此次关税新政对B2B外贸出口构成了系统性冲击。而B2C跨境电商由于直达终端,链条更短,利润率和附加值相对较高,同时在物流、清关操作等方面更灵活,所以在此次加税风波中更具有适应力。

02T86政策再变
在白宫近日发布的多项行政命令中,其中一项内容是关于取消中国进口商品的“小额豁免”政策更新。具体规则如下:
1、从价关税税率从30%提高至90%。
2、5月2日- 6月1日,每件小额包裹的关税从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6月1日后,每件小额包裹的关税从50美元提高至150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在5月2日后,所有通过国际邮政寄送、申报价值在800美元及以下的中国商品、将不再享受原有的免税优惠,须缴纳其价值90%或每件7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上调至每件150美元),且该税率将取代此前所有关税优惠政策。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美国就曾尝试取消“小额免税”政策,但由于每天来自中国的包裹数量巨大,海关相关系统尚未具备处理能力,美方只能被迫暂缓这一计划。
然而,近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免税最低限度待遇,即原本符合“小额免税”政策,也将按相关入境及缴税程序缴纳所有适用关税。
这一政策变化预计将对中美跨境贸易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依赖"小额免税"政策的电商零售业务。
T86取消应对措施有哪些?
1、外邮小包
如新加坡邮政小包,马来西亚邮政小包,荷兰邮政小包等,此类渠道暂时不受中美关税贸易战影响。
2、转口贸易
转到第三国,再从第三国发至美国,继续享受小额豁免的权益,但要注意包裹不能有Made in China。
3、T11
最新得到的讯息是可以做合并申报,250美金一个MPF,$2.62,如50个包裹合并申报整体平摊下来清关费几乎可以忽略,如实缴纳税金,税金预计一个包裹增加12-16元/票。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距离小额豁免被正式取消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卖家们可以通过USITC官网:www.usitc.gov确认最终产品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