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为什么美国一开始对华增税就要设定在34%?不是20%不是其他数

为什么美国一开始对华增税就要设定在34%?不是20%不是其他数 VIOMALL搬砖小透明
2025-04-10
35
导读:在中美贸易博弈中,有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被频频提及——34%。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随机的关税比例,但其实它恰恰踩在了中国出口企业的“零利润临界点”上。

别小看这一点点税率上的波动,它背后的博弈,精确得像外科手术刀。

为什么不是30%,不是25%,而是34%?

美国制定加税政策时,并不是闭着眼睛随便拍一个数。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进口商品成本结构数据、供应链利润率分布、行业集中度等信息。对于很多来自中国的标准化工业品、低附加值消费品,美国早就通过研究发现:一旦关税提高到34%及以上,大部分中小型出口工厂将陷入“零利润”状态,甚至倒挂。

简单点说:30%以内,中国企业还能扛;34%这一刀下去,直接击穿企业最后的盈利底线;

不是“利润变薄”,而是彻底没有利润了。这不叫惩罚,这叫“精准打击”。

34%到底象征着什么?

这个数字不是一个普通的税率,而是:利润线的终点线:对绝大多数靠薄利多销生存的中国工厂来说,这相当于宣布该产品无利可图;供应链切断线:当出口停止,美国进口商也无法再用中国的价格做生意;就达到了特朗普的需求:制造业回流!

对美国来说,34%意味着:逼你退场,不给你留缓冲;

对中国来说,34%意味着:利润归零,生死一线。

为什么说“34%、44%、54%没区别”?

这个逻辑很简单:

如果你已经亏钱做了,再加多少都是亏,不做了就等于退出。

从博弈论来看:

34%是门槛,上去就是“对局结束”;

后面再涨,是在无人应战的战场上挥刀自舞。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出口商说:

“不是不能接受高税,而是过了34%,就没人做了。”

美国想要的,并不只是更多的税

如果只是想“多收钱”,加个15%就够了;

但如果是想“让你不敢出口”,34%才是那个“封喉点”。

这背后的战略很清晰:

不是为了多赚税收,而是为了打掉对手的全球价格优势;帮助本国制造业回流;

“34%”不是一个税率,而是一记提前计算好的重锤,精准砸在中国制造的利润底线之上。

这不是偶然,这是美国手中早就算好的产业脱钩方程式中的一个关键变量。

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压不垮的中国卖家,总会在夹缝中进化出新的生存路径。

提前布局本土供应链:简单来讲,拥有本土供应链的分销平台在做什么?美国人的东西卖给美国人;分销平台前端对接在美国有现货的供应商,资源整合,共享库存;后端对应大量的中国卖家去分销这些产品给美国卖家;从而获得利润;

照现在的情况看,有本土供应链的跨境分销平台是这波关税冲击中最小的受害者;有做跨境电商卖家最近精准踩雷的不妨考虑下依靠跨境分销平台继续生意;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VIOMALL搬砖小透明
内容 276
粉丝 5
主页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