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水运堵点卡点的解决之道
主干线仍有局部拥堵,水网内部需高效联通
国家内河水系建设迎来新进展。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吴春耕表示,《方案》通过打通堵点卡点,加快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发挥内河水运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作用。
加快航道扩能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不畅是影响水运效率的主要原因。干线通道急需扩能升级,例如长江干线存在区段标准不统一、局部船闸拥堵等问题。
《方案》精准谋划重点水道治理任务,部署推进安庆至芜湖、宜昌至武汉、水富至重庆航段整治等,将有力提高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效率。
此外,《方案》提出西江航运干线全线达标、京杭运河重点船闸扩能等目标,提升我国“两横一纵”水运主通道效能。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方案》明确优化航道网内部联络,增强与长江、京杭运河等干线沟通,提升重点航道通航能力。
增强港口服务能级
巩固提升港口枢纽服务能级是推动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长江流域为例,多年发展布局了钢铁、汽车、粮油等产业走廊。
《方案》以内河36个主要港口为核心,聚焦重要物资运输,加快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港区,并强化港口与铁路衔接。
同时,推进港产融合,鼓励临港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形成港产园融合开放高地。如浙江省打造运河经济带,发展沿河产业带和临港产业集群。
提高运输组织能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需要兼顾“硬联通”和“软提升”。针对水路运输设施不联通问题,《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江海直达等模式。
《方案》还提出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促进信息交互和数据开放共享。
在智能化方面,《方案》部署航道公共服务智慧化、智能船舶研发应用等任务,推动数字技术重塑千年航道。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E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