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从2025年5月2日起,价值低于800美元、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寄往美国的小额包裹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需缴纳其价值90%的关税或每件7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加到每件150美元)。
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预计将于4月17日对在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每次停靠高达150万美元的费用,相关海洋承运商也将面临50万至100万美元的费用。

道通科技:
直接跟美国客户“摊牌”——关税大家一起扛!反正整个行业都要涨价,客户也愿意分担成本,自己趁机涨点价提毛利。顺便强调自己早就在欧洲、中东、南美铺好了市场,美国不香还有其他地方能赚钱。
巨星科技:
美国市场占收入65%,但人家东南亚有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工厂顶着,虽然东南亚现在订单爆满产能不足,但总比硬刚中国发货强。而且反应贼快,关税第二天就涨价,还预言全行业都得跟着涨,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
安克创新:
走“技术流”路线——用创新和品牌力硬刚!比如充电头这类产品,靠技术升级让消费者觉得贵得有道理,同时拼命压成本(跟供应商砍价、优化设计),再开拓中东、南美这些关税低的新市场分散风险。
致欧科技:
简单粗暴在美国涨价,同时搞“鸡蛋不放一个篮子”——中国+东南亚双供应链,欧洲大本营继续稳扎稳打,还瞄上了墨西哥、巴西这些新兴市场,主打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
给TikTok卖家的启示:
-
放弃虚拟仓:关税一涨,小包发货成本飙升,中小卖家可能直接被卷死。要么学大卖转型海外仓备货(虽然压资金),要么干脆放弃超低价产品线,做高客单价、有品牌溢价的东西。
-
抱紧平台大腿:TikTok美区要搞200万美金以上商家的“VIP权益”,明显 是想留住能抗风险的大卖家。中小卖家要么赶紧冲规模,要么考虑转战TikTok 其他站点(比如东南亚、英国),避开美国这个修罗场。
-
供应链得“狡兔三窟”:东南亚产能现在抢破头,但墨西哥、土耳其甚至东欧 的工厂可以提前布局,或者学致欧搞“中国+东南亚”双线生产,哪天美国再发 疯有Plan B。
-
别只顾着美国:欧洲、中东、拉美虽然流量没美国大,但竞争少、政策风险低。比如安克创新在南美闷声发财,致欧在墨西哥搞仓储,这些地方可能才是未来蓝海。
总之,这一波关税下来,大卖们都在“涨价+转供应链+找新市场”三件套里排列组合,小卖家要么跟着升级,要么就被卷出局。
TikTok卖家尤其得警惕平台政策变化——流量和资源明显在向大卖家倾斜,中小玩家要么抱团取暖,要么另辟蹊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