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泰国消费者保护警察局在旅游胜地芭堤雅市发起突击行动,成功捣毁一处由中国公民主导的非法电子烟制售窝点,现场抓获吴某、张某及岳某三名嫌疑人,查获依托咪酯粉末、含毒电子烟液及制售设备等涉案物品,总价值逾51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0万元)。这一案件不仅暴露了依托咪酯滥用跨境蔓延的严峻态势,也揭示了中泰两国协同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的迫切性。

据泰国警方通报,该团伙以芭堤雅市中心公寓为据点,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向当地年轻群体及外国游客兜售含依托咪酯的“Pod K”电子烟。其产品单价高达2000泰铢(约合400元人民币),日销售量可达数百支,月收入超10万泰铢。警方调查显示,依托咪酯粉末主要通过国际物流从中国走私入境,经混合加工后注入电子烟弹,伪装成普通电子烟流通至娱乐场所。一名被捕者供述,主要买家为18-25岁青年群体,“许多人误以为这是合法替代品,甚至有人聚会时集体使用”。
依托咪酯作为一种短效麻醉剂,近年来因被滥用为毒品替代物引发全球关注。医学专家指出,长期吸食会导致呼吸抑制、成瘾及不可逆脑损伤。2024年,中国已将其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泰国亦于同年修订《精神物质法案》,将依托咪酯纳入管制范围,非法制售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此次查获的100克纯粉末足以配制超2000支烟弹,若流入市场将造成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本案侦破标志着中泰禁毒合作进入新阶段。泰国警方透露,行动线索源于中国公安部提供的跨境贩毒情报,两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渠道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近两年,东南亚地区已发生至少6起类似案件,涉案人员多利用旅游签证建立跨国分销网。
中国驻泰使馆表示,将加强领事执法协作,对境外涉中国公民毒品犯罪“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