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王卫:从“带货”小哥到物流帝国
乘风而行,缘起“带货”小哥
1993年,广东深圳,一个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小巷中的小伙子,后座上装载的不是潮流人士,而是大大小小的包裹。他就是顺丰创始人王卫。彼时,受人之托在粤港之间带货的王卫,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商机,并于同年3月26日,在广东顺德正式注册成立顺丰。
借助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十四大后的经济浪潮,顺丰迅速发展。1997年,顺丰已占据深港货运市场70%份额,成为局部垄断者。香港件作为起家业务,至今仍占公司总业务比重的40%。
然而,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隐患。2002年后,王卫回收分店产权,将顺丰打造成“一个人的公司”。2003年,SARS暴发期间,顺丰启动全货机承运业务,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速运企业。
以时代为脉,重新布局发力
2009年底,顺丰航空获准运营,并购入两架自有飞机,标志着中国民营快递首次拥有专属航空队。此后,顺丰利润额达到130亿元,占据全国18%市场份额,成为民营快递翘楚。
即便如此,王卫并未止步。2017年,一向低调的他公开表示:“顺丰并不快。”这一表态将顺丰推向舆论焦点。在他眼中,顺丰的对手已不仅是同行,更包括科技巨头。
借壳上市后,顺丰加速布局航空货运、冷链运输及国际扩张。王卫的战略目标不仅限于快递行业,还包括B2B、B2C、C2B、O2O全零售布局,以及金融、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战略。
面对万众创新的时代,王卫为顺丰勾勒出未来愿景:“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