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如何借势潮玩化转型

绑定超级IP,用“情感价值”撬动家庭消费决策
潮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IP,而母婴行业的突破口则是将IP转化为亲子情感纽带。泡泡玛特通过Molly、Pucky等原创IP矩阵实现年营收130亿元(2024年数据),TOP TOY则通过联名迪士尼、万代等全球IP抢占市场。
实操案例:
1、联名母婴场景IP:与动画IP合作开发益智拼搭玩具,融入早教功能。例如,布鲁可联合动画IP推出主题拼搭套装,同步上线互动游戏。
2、打造自有IP生态:参考孩子王“商品+服务+社交”模式,围绕IP开发绘本、早教课程等衍生品。
建议方向:
1、细分年龄需求:0-3岁侧重安全材质与感官刺激;3-6岁强化益智功能;6岁以上结合文化IP。
2、数据驱动选品:通过会员体系分析家庭消费偏好,定向开发IP衍生品。

重构消费场景:从“卖货”到“沉浸式育儿体验”
潮玩的成功离不开线下体验店的场景化营销。母婴行业需将门店升级为“育儿社交空间”,提供差异化价值。
实操案例:
1、门店植入亲子互动区:设置“IP主题玩乐角”,提升用户黏性。
2、快闪店+内容营销:联合IP方举办“育儿嘉年华”,并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引流。
建议方向:
1、全域流量运营:线上发布“开箱测评”“育儿攻略”内容,线下扫码加入会员社群。
2、服务增值变现:开发“玩具租赁+育儿指导”订阅服务。

全球化+本土化:抢占海外“精致育儿”红利
潮玩品牌的全球化路径为母婴行业提供了样板。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增速达375%,TOP TOY计划5年覆盖100国,母婴品牌可借势出海。
实操案例:
1、文化融合产品: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伊斯兰文化主题益智玩具”。
2、跨境社群运营:通过TikTok、Shopee直播展示玩具使用场景,招募本地育儿KOL。
建议方向:
1、轻资产出海:与海外连锁母婴店合作店中店。
2、本土化供应链:在目标市场建立分仓,联合当地设计师开发IP。
潮玩与母婴的跨界融合,本质是“情感经济”与“功能需求”的双向满足。母婴品牌唯有以用户为中心,将玩具转化为育儿解决方案,才能在千亿市场中抢占新增量。
下一个泡泡玛特,或许就藏在“育儿潮玩化”的创新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