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头盔的中外技贸知识
一、头盔分类及选择建议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和“一盔一带”行动开展,头盔需求激增。头盔主要分为全盔、3/4盔、半盔和越野盔等类型[1]。
安全帽主要用于缓冲高空坠物冲击,骑行摩托车则需全方位防护,因此建议选用保护性能更好的摩托车头盔。
二、各国摩托车头盔认证要求
中国: 自2018年8月1日起,进口摩托车乘员头盔须通过CCC认证。合格头盔需符合《摩托车乘员头盔》(GB 811-2010)标准,标志为“CCC”。核心指标包括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耐穿透性能。
美国:
- DOT认证: 按FMVSS 218标准,制造商自行声明达标后可贴DOT标志。美国交通部定期抽检,未达标罚款5000美元/个。
- SNELL认证: 非强制性,但权威性强,适用M2015标准。
欧盟: ECE认证(ECE—R22/05或ECE—R22/06),有47个成员国认可。
日本:
- SG认证: 自愿性,由CPSA授权。
- JIS认证: 强制性,适用JIS T 8133标准。
韩国: KC认证,适用于生活用品类头盔,依据《安全确认家居用品安全标准》附录52项附件21。
印度: CMVR认证,按AIS-058标准测试。
巴西: INMETRO认证,依据Ordinance No.456法规。
墨西哥: NOM认证,按PROY-NOM-206-SCFI/SSA2标准。
阿根廷: CHAS认证,依据IRAM AITA 20031标准。
泰国: TISI认证,依据TIS 369-2539标准。
越南: VR认证,依据QCVN02-2008/BKHCN标准。
三、主要国家摩托车头盔标准对比
详细对比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