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化品牌出海之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本土品牌走向国际舞台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日化企业在市场浪潮中快速发展。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和品牌,才能长期屹立于市场。立足本土、兼具国际视野,是这些品牌的共同特征。
代表性的出海品牌
以下是一些成功走出国门的中国日化品牌:
- 珀莱雅: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多年,产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并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 尚惠国际:作为中国专业彩妆企业,春节期间在纽约时代广场展示品牌形象。
- 果本:连续两年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向全球传递新春祝福。
- 伊贝诗:携手代言人张碧晨,在纽约时代广场为全球华人送去新年祝福。
- 京润珍珠:牵手国际名模杜鹃拍摄MV,登上纽约时代广场,播放量超2千万。
- 韩后:联合京东打造法国时尚溯源之旅,并霸屏纽约时代广场。
文化创意传播案例
部分品牌通过文化输出和创意传播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 玛丽黛佳:入驻纽约、米兰等四大时装周后台,成为首个“集齐”全球顶级时装周的中国彩妆品牌。
- 百雀羚:作为“国礼”赠予外国贵宾,并成为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联盟(IFSCC)金牌会员。
- 卡姿兰:提出“为中国制造”战略,并参与国际峰会推广明星单品。
- 御泥坊:携手唯品会在迪拜举办新品发布会,随江苏卫视节目足迹走遍全球。
科研实力驱动国际化
科研创新助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 佰草集:通过欧盟认证,入驻丝芙兰法国旗舰店,欧洲销售门店超250家。
- 自然堂:借奥运会契机进入伦敦市场,并在IFSCC会议上分享学术成果。
- 欧诗漫:参评巴黎峰会,与施华洛世奇联名推出限量版套盒。
- 高姿:亮相米兰世博会,设计珍藏版礼盒展示核心科技。
并购与海外布局
部分企业通过并购与海外投资拓展业务版图:
- 上美:在韩国和日本设立分公司,并在日本收购化妆品工厂。
- 环亚:收购澳洲香氛品牌MOR,调整产品线并本土化运营。
- 上海家化:以12.79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婴儿用品制造企业Mayborn Group。
- 丸美:在日本发布高端系列“MARUBI TOKYO”,进军海外市场。
谁最能代表国家品牌?欢迎在留言区继续讨论。